祖龙岛,北海龙宫深处。
夜海辰独立于巨大的水晶窗前,窗外是深邃幽蓝的北海,各种发光的深海生物悠然游弋,勾勒出一片宁静神秘的景象。然而,他的内心却与这片宁静截然相反,正翻涌着前所未有的波澜。
他手中摩挲着一枚古朴的玉简,里面并非军情战报,而是来自北海内部网络论坛和一些修行者社交平台的信息碎片。那些关于他“只想做逍遥龙君”想法的讨论,如同无数根细小的针,刺探着他一直试图坚守的界限。
“龙君代表的不仅是龙族,而是整个华夏文明的脊梁!岂能偏安一隅?”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龙君有此实力与威望,若不承天命,何以安三界?”
“各方势力虎视眈眈,龙君若退,我等誓死追随的信念将置于何地?北海将顷刻崩塌!”
将士们炽热而直白的言论,与网络上一些“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必趟这浑水”的所谓“理智”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舆论漩涡,将他紧紧包裹。
他缓缓闭上眼,内心深处那份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如同退潮后的沙滩,清晰却脆弱。他曾无数次设想,卸下重担,与妻儿漫步龙宫花园,教导靖远、晏霓和三河修行练武,或是独自遨游四海,探寻那些被遗忘的远古秘境……那才是他心中真正的“逍遥”。
然而,现实的枷锁一道道加身,令他无法喘息:
1. 实力的诅咒: 他清楚地知道,在这弱肉强食、权谋交织的三界,他拥有的强大实力本身,就是一种“原罪”。他的存在,对于天帝凌渊、对于南方那些蠢蠢欲动的邪恶势力、乃至对于任何怀有野心的阴谋家而言,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是无法忽视的威胁。
只要他活着,并且拥有足以改变格局的力量,那些人就永远不会安心。他想逍遥?别人只会认为他在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2. 责任的重压: 霍建雄、阿狼、杜若、王简……还有那无数誓死追随的北海将士,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的信仰与未来,都已与他夜海辰牢牢绑定。他不是孤身一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牵动着整个北海乃至依附于北海的无数生灵的命运。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若退,这些“枯骨”很可能就是他最忠诚的部下和子民。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无法自私地只考虑个人逍遥。
3. 文明的传承: 将士们的话虽直白,却戳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认同。龙族,自上古以来便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图腾与守护者。如今天庭腐败,与外敌勾结,苛政虐民(如喜马拉雅部落的遭遇),
若他此时退缩,任由昊天、凌渊之流以及南方邪魔歪道肆虐,那他所珍视的、源于古老契约的文明传承与秩序,很可能将毁于一旦。这已不仅仅是权力之争,更是道统与文明的存续之战。
4. 宿命的阴影: “三十六岁的诅咒” 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这个流传于龙族内部的古老预言,具体内容或许模糊,但“大劫”、“转折”之意却清晰无比。
在这个关键年龄节点,所有的矛盾似乎都集中爆发了。这是巧合,还是宿命的必然?如果他选择“逍遥”,是否能真正避开这诅咒?还是说,这诅咒本身,就是逼他不得不面对这场席卷三界的风暴?
5. 战略的困境: 眼前,凌渊大军压境灵台山。霍建雄虽防守严密,暂时顶住了压力,但谁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僵持。天庭与南方苍山派等势力已然勾结,一旦灵台山失守,祖龙岛门户大开,后果不堪设想。
是继续被动防守,等待对方整合更多力量?还是主动出击,承担风险,打破僵局? 这个战略抉择,关乎无数人的生死,也关乎未来的走向。他若坚持“逍遥”,就等于将战略主动权拱手让人。
各种念头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如同惊涛骇浪。他渴望自由,厌恶这被权力和阴谋裹挟的生活;但他更清楚,有些路,一旦踏上就无法回头,有些责任,天生就刻在他的血脉和灵魂里。
他睁开眼,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幽深的海洋,那深邃之中,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压力与挑战。他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有无奈,有决绝,也有一丝对过往逍遥时光的最后告别。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低声自语,“既然这天地不容我逍遥,那便……战吧!”
这一刻,北海龙君夜海辰,终于彻底抛开了最后的犹豫,准备迎接那无法逃避的命运洪流。
祖龙岛上空,战云密布,肃杀之气冲霄。北海大军阵列森严,甲胄与兵刃的寒光连成一片,映照着将士们坚毅而炽热的脸庞。他们等待这一刻太久了。
阵前,阿狼与王简并肩而立。阿狼手持造型狰狞的弯刀,另一手臂上套着一面刻画着狼首图腾的玄铁重盾;王简则是一手弯刀,一手轻盾,身形沉稳。两人身下,是嘶风咆哮的龙血天马,蹄下云雾翻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