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是厂里的技术核心,负责零件创新和机械设计,虽然目前成果反响 ** ,但那里有两位资深工程师。跟着他们学习,未来就有机会晋升工程师。
这职位不知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要知道,工程师地位比八级钳工还高,薪资更是丰厚一大截。
杨建原计划等自己的钳工技术稳在特等八级后,再去钻研工程师知识,考个资格证。如今领导直接安排他进研发部学习,正合他意——有师傅手把手教,可比死啃书本强多了。
成,勇伟你明天回厂就帮杨建办手续。
领导满意地点头,向杨厂长叮嘱道。
保证完成任务!
杨厂长利落回应。
这时许大茂探头报告:领导,放映机调试好了,随时能开演。
走,看片去!
领导起身带着众人前往放映厅,杨建等人紧随其后。
落座后,随着许大茂启动放映机的嘈杂声,光束刺破黑暗。领导专注地盯着银幕,杨厂长和李承德也端正了坐姿。
杨建余光扫过墙角忙碌的许大茂。按原剧情,这家伙本该污蔑傻柱被轰出去,如今换成马华掌勺,这出戏倒是没上演。不过以许大茂搬弄是非的性子,迟早要触领导的霉头——最厌恶背后捅刀子的小人。
他笑了笑,将目光投向光影流动的银幕。
这场景仿佛一间迷你影院,前世他总带着姑娘来这种地方,和一帮中年男人挤在私密影院里看电影,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银幕上,光影已经流动起来。
杨建静静凝视。
片名叫《奇袭》,讲的是一支夏国侦察小队,跟随连长迂回敌后,截断援军,最终扭转战局的故事。
大领导盯着画面,不时插话描述当年的艰难,说到动情处竟抬手抹泪。
杨建望着硝烟弥漫的银幕,耳畔是苍老的颤音,喉头忽然有些发紧。
前人拿着小米加 ** ,竟能在绝境中搏出个黎明。
杨厂长和李承德也红了眼眶。
唯独许大茂龇牙咧嘴拧着麻花脸,活像戴了张痛苦面具。
灯光亮起时。
大领导擤了把鼻子,沙哑道:到底是赢了,打得毛子听见军号就腿软,往后更要挺直腰杆,叫他们见着咱们的国旗就打颤。
必须的!
杨建声如洪钟。
想到后世鹰酱的霸权嘴脸,他暗自攥紧了拳头。
大领导眼底精光一闪,他就待见这股子虎气。
开宴!
众人移步餐厅时,许大茂正灰溜溜扛着放映机往外走——没他的座儿。
酸汁在他胃里翻腾,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饭香飘散时。
大领导对马华的手艺赞不绝口,更中意他那副憨实模样。
杨厂长二人连声附和。
杨建嘴角微翘。
他早料到这般局面,那身厨艺本就是他手把手教的。
没过一会儿,饭局就散了。
杨建和领导道别后,坐上汽车离开了筒子楼。
杨建,恭喜你!
李承德笑着祝贺。
杨建当然知道他说的喜事是什么,谦虚道:
嗐,李副厂长说笑了,这工程师能不能评上还两说着呢。
别人或许有难度,但你肯定没问题。
李承德对杨建很有信心。
杨建只是笑笑,没再多说。
傍晚时分。
杨建推着自行车回到四合院。
从领导家出来又去厂里取车,耽误不少功夫,天都快擦黑了。
杨建回来啦?
闫阜贵满面春风地打招呼。
杨建会意一笑。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闫阜贵这高兴劲儿,八成是闫解放的亲事说成了。
恭喜!
杨建祝贺道。
嘿,还是你杨建机灵,一下就猜着了。
闫阜贵乐呵呵地说:
跟解成媳妇家都说好了,三天后领证接亲,到时候给全院发喜糖,让大家伙都沾沾喜气。
嚯,三大爷,这可是大喜事,该摆几桌热闹热闹。
杨建玩笑道。
他记得前些日子自己涨工资时,闫阜贵就这么说过,非要他摆酒请客。
闫阜贵听到这话老脸一红,讪讪地说:
就不摆酒了,响应国家号召,勤俭节约嘛。
往常都是他跟别人说要摆酒的话。
那哪儿成,解成这辈子就这么一回,该办就得办。
杨建继续打趣道。
杨建依旧不依不饶。
闫阜贵只得叹气。
往日那些精明的说辞,如今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杨建扫了眼墙角——寒冬里花卉早已挪进屋内防冻。他忽然开口:三大爷,上次那水仙养得挺好。
唉...等着!
闫阜贵脸色发青,却还是转身端出两盆花:这可是费大工夫寻来的,别糟践了。
自然。
杨建捧着花离开,嘴角带着笑意。
望着背影,闫阜贵摇头。
他向来算计全院无往不利,连易忠海都吃过亏。可遇上杨建后,已经白白赔进去四盆水仙。
后院马晓灵正巧出门:又添水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