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这个?杨建变戏法似的摸出支廉价钢笔。
大......大概是吧。宋红菱蹙眉,总觉得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但此刻也顾不上许多,抓起笔就沙沙写起来。
要没别的事我先走了。杨建见捞不着油水,急着抽身。
行吧,回头我让手下过来收拾。宋红菱头也不抬。
杨建匆匆离开后,屋内又传来惊疑声:怎么少了这么多物件?难道记岔了?宋红菱巡视着空荡荡的博古架,想起杨建来时空着手,衣兜也不显鼓胀,一时倒糊涂起来。
出了大院的杨建蹬上自行车,朝着十几里外的后海疾驰,打算连夜整顿好那个烫手山芋再回去歇息。虽说今日小有收获,可上头交代的差事终究耽搁不得。
多一分门路,就多一个生财之道。
132:能跑100公里的电单车!
杨建处理完手上的事务,便回到大院休息。
后海那边一切平静,他只是简单和大家打了个照面,选了个有分量的带头人,授予对方系统空间的使用权限,随后便离开了。
其他事情不必操心,这些死士绝对忠诚,无需额外安排。
一觉醒来,已是早晨七点。
杨建收拾停当,吃过早饭便去厂里报到。
他照例先去车间转了一圈,确认一切正常后,才回到研发部。
卫城东带领的空调研发小组进展神速,已经突破了不少技术瓶颈,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
等样机完成后,先让杨厂长过目,再上报给大领导,建厂投产。赶在六月份盛夏上市,销量必定火爆,为轧钢厂大赚一笔。
杨建简单指导了几句,指出了几个需改进的地方,随后便去仓库取来自行车进行改装。
之前一直抽不出空,现在电动车技术日趋完善,新增了钥匙断电保护功能,是时候升级自己的座驾了。
轻车熟路,两小时就完成了改装。他在研发部外的空地试骑了几圈,性能相当满意——八块锂23电池加持,续航稳稳突破100公里。
以后这辆就能陪他踏遍青山了。
骑了七八分钟,杨建将车停回车棚,先锁好断电装置,又加了道机械锁,这才放心离开。
想到昨晚周晓白来访的情形,他暗自琢磨:今晚她要是再来,非得让她见识见识......不对,是让她试试这辆改装车,顺便把她的旧车换过来。
时光飞逝。
转眼到了下班时间。
今天格外清闲,杨建甚至在办公室补了个午觉,把领导特权发挥得淋漓尽致。
高玥,来试试我的改装神车。
看着迎面走来的姑娘,杨建拍了拍车座说道。
太好啦!高玥雀跃应道。
高玥眉开眼笑,她一直盼着尝试电动自行车,但杨建临时有事耽搁了许久。
她利落地跨上自行车。
出发啦!
杨建转动调速把手。
这辆电动车完全不需要用力蹬踏,就载着他们飞驰而出,转眼驶出老远。
真厉害!
凉风拂面,高玥笑靥如花,惊喜道。
不用蹬就能跑,这电动车真方便。
杨建点头应和。
要不我给你也弄一辆?我手头正好有张自行车票。
那张票一直存放在系统空间里没动过。
别了,我这点播音员工资哪配骑车?街坊们该说闲话了。
高玥婉拒道。
其实她心里也想骑车,只是担心被多事的邻居举报,那可就麻烦了。
好吧。
杨建若有所思。
他盘算着等给高玥安排个组长职务,就能名正言顺配车了。
以他车间主任的身份,这点小事不在话下。
转眼就到了高玥家附近。
今天好快呀!
高玥跳下车惊叹道。
那当然。
杨建淡然一笑。
平时他都是悠着骑,哪像今天直接把电动车开足马力。
明天见,我先回去啦。
高玥挥手告别。
杨建目送她走远,又张望片刻,见周晓白始终没来,这才调转车头回家。
刚进大院,闫阜贵就拦住去路。
杨建,你这车上装的是啥物件?
老头好奇地打听。
这是电动自行车。
杨建笑了笑,答道。
电动自行车仅在厂里小范围使用,院里人不知道也正常。
“电动?”
闫阜贵眼里透着不解。
杨建支起车架,拧动调速把手,后轮自行转动起来,发出“哗哗”的声响。
“嚯!”
闫阜贵见状一惊,连退几步,从未见过这般奇事——不蹬踏板,车竟自己会跑。
“怎么样?”
杨建扬了扬嘴角,解释:
“这就是电动,靠电池供电,不用蹬也能跑百十里地。”
“见过,我当然见过!我闫阜贵什么没见过?不就是电动自行车嘛,见多了。”
闫阜贵强撑面子。
杨建笑而不语,懒得戳破。
“杨建,帮我也弄一辆呗?有了它,上班钓鱼都省劲儿。”
闫阜贵陪着笑试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