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的修为更上一层楼,浑身坚如磐石,自信徒手抵御 ** 也不在话下。
不过杨建可没这般鲁莽,若失手便是万劫不复。
最惊喜的是寿元再度增长。
原先预估五百载阳寿,此刻竟延至六百春秋。短短盏茶工夫便添百年寿命,足见先天罡气神效非凡。
杨建又调息片刻,待真气完全融贯经脉后,方才收功。
他将灵芝仔细纳匣,存入系统空间。日后煲汤时放入此物,即便不含先天罡气,亦是滋补圣品。
洗漱完毕,安然就寝。
晨光熹微。
杨建晨漱时,瞥见秦京如负袱而去。
秦淮如倚门絮絮叮咛,说什么工作脱不开身之类的虚情假意。分明是榨干利用价值后,嫌其浪费口粮才逐客出门。
秦京如默然离去,只在转身时深深凝望杨建,眸中似有千万言语。
杨建未作回应,自顾洗漱用膳,径往轧钢厂。
甫入研发部,桌上电话骤响。
杨建,十二位工程师已到,速来我办公室。
杨厂长声音透着振奋。
马上到。
杨建步履如风。
厂长办公室里济济一堂。正与首席专家热络交谈的杨厂长见了他,霍然起身。
杨工!
这一声唤得满座肃立。
众工程师回首,见这位技术权威竟如此年轻,无不面露惊诧。
青年才俊
他们了解这位工程师年轻有为,成功研制出移动电话。
然而在众人印象中,能担此重任的工程师至少应是而立之年——毕竟没有十年以上的技术积淀,很难具备这等实力。
没承想眼前之人竟如此年轻,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与大学新生相差无几。
这般年纪就能攻克移动电话技术,莫非是机缘巧合?
疑惑在众人心中蔓延。
杨建,我来介绍,这位是郑多才郑工,**级工程师;这位是秦德海,四级工程师......
杨厂长一一引荐。
在场的十二位工程师中,最高为**级,最低是七级。这番阵容远超当初通信科研部的规格,可见国家对计算机研发的重视程度。
突然调派如此多资深工程师,令杨建倍感压力。
郑工!
秦工!
......
杨建含笑致意。
秉持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他自然以礼相待。
这位是杨建杨工,现为六级工程师,在锂电池、空调及移动电话领域都有建树,其专业造诣不逊诸位。
杨厂长介绍时着重强调其成就——唯有亮出实绩,才能让老一辈工程师真正信服。
杨工真是后生可畏!
郑多才由衷赞叹。即便身为**级工程师,他也对这位年轻人的才能钦佩有加。
杨工!
众人纷纷问好。确实,能取得多项技术突破的杨建,虽职级不及部分前辈,专业实力却更胜一筹。
诸位请坐。
杨厂长见状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正是他期待的局面......
对此稍作文字
他暗自决定,若发现杨建遭受老员工欺压,必须及时向上级反映。
郑多才等人陆续入座。
杨建也随之坐下。
厂长向郑多才确认:根据上级指示,今后你们需服从杨建的工作安排,有异议吗?
这番话既传达指令,也暗示杨建得到高层支持。
郑多才当即回应:明白。其余人保持沉默。
虽然认可杨建能力,但作为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更看重实际业务水平。
杨建神色从容。经验告诉他,管理团队重在把握要领,无关年龄资历。
短暂交流后,杨建提议:厂长,我带团队去研发部看看吧?
厂长表示同意:有任何需求随时联系。
随后杨建带队前往研发部。途中,郑多才试探性提问:杨工熟悉计算机领域吗?
有所研究。杨建淡然应答。这个在现代人看来基础的问题,在他丰富阅历面前显得有趣。
郑多才继续追问:您认为计算机技术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纳米级芯片将是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我们必须集中力量研发这项技术。一旦成功,夏国将在该领域领先全球二十年!”
杨建坚定表示。
郑多才等人闻言,眉头微蹙。眼下国家正全力攻关毫米级芯片技术,突然转向纳米级,是否过于激进?
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杨建的专业性,令他们稍感安心。毕竟,若由外行领导指挥,只会徒耗时间精力。
192:众工程师叹服
杨建带领团队来到研发部。
卫城东见到郑多才竟在队伍前列,难掩诧异。
“郑工怎会亲临?”
“真是稀客!莫非来视察研发进展?”
“看来有好戏看了!”
众人显然熟识这位顶尖专家。
对于其他随行人员,他们倒是反应平淡。
杨建对此毫不意外——这些青年才俊多有人脉,见识过大场面实属平常。
“正式宣布:郑工团队即日起加入研发部。城东,务必全力配合,绝不可怠慢,明白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