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瑶的“灵植小站”粉丝突破200万时,内苍澜草原的灵麦刚迎来第一波丰收。
巴图站在金灿灿的麦田间,手里捧着饱满的麦粒,却对着手机愁眉不展——今年灵麦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可周边的粮贩子给的收购价压得太低,家里堆积的灵麦粉眼看就要放陈了。
这段对话被前来回访的阿瑶撞见,她心里立刻冒出一个念头:“不如开一场‘灵植助农’直播,帮巴图大叔把灵麦粉卖出去!”
这个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赵峰和果儿的支持。赵峰联系了当地农业局,帮忙整理农户的灵植产品清单——除了巴图的灵麦粉,还有山东农户的凡豆干、陕西的灵草茶、新疆的向阳花籽油,满满当当列了十几种;果儿则让阿泽准备灵植溯源码,确保每一份产品都能查到种植基地、灵气检测报告,让消费者放心。
直播前三天,阿瑶在账号上发布了预告:“周六上午十点,带大家云收割灵麦,现场做灵麦馒头,还有农户直供的灵植产品,都是无添加的好东西!”预告视频里,巴图穿着蒙古袍,在麦田间挥着镰刀,金黄的麦穗随着动作落下,背景里的向阳花田泛着淡绿微光,短短一天就收获了50万点赞,评论区满是“蹲守”“支持助农”的留言。
直播当天,阿瑶提前两小时抵达苍澜草原的灵麦种植区。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白色T恤,尖耳朵上别着一朵晒干的向阳花,身后的直播架对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远处的蒙古包飘着袅袅炊烟。“大家早上好呀!”她对着镜头挥手,弹幕瞬间涌来:“瑶瑶早!终于等到助农直播了!”“麦田也太好看了吧,像金色的海洋!”“灵麦粉怎么卖?我要囤十斤!”
阿瑶没急着介绍产品,而是拿着手机走进麦田,镜头对准正在收割的农户:“这位是巴图大叔,他家的灵麦都是用有机肥料种植的,没打农药,大家看这麦粒,是不是比普通小麦更饱满?”她捡起一颗麦粒,轻轻捏碎,里面的胚乳泛着奶白色,“灵麦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小麦高2个百分点,做馒头特别筋道,还带着自然的麦香。”
巴图听到镜头对准自己,停下手里的活,有些腼腆地笑了:“今年灵麦收成好,就是愁卖。谢谢阿瑶姑娘帮我们直播,让更多人知道咱的好东西。”他的话音刚落,弹幕里就有人刷起:“支持巴图大叔!给我来五斤灵麦粉!”“有没有灵麦馒头?想直接买现成的!”
阿瑶立刻回应:“大家别急,我们在蒙古包里准备了现场制作灵麦馒头,一会儿带大家去看!现在先给大家看灵麦粉的检测报告——每一份都有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认证,还有灵气浓度检测,确保是正宗的灵植产品。”她举起手机,展示提前打印好的报告,上面的“无农药残留”“灵气浓度0.4单位”字样清晰可见。
直播进行到半小时,阿瑶带着镜头走进蒙古包。里面已经支起了临时的操作台,农户李婶正揉着面团,案板上放着刚和好的灵麦面团,泛着淡淡的金黄色。“李婶,给大家说说灵麦馒头的做法吧!”阿瑶把镜头凑近,李婶笑着拿起面团:“灵麦粉不用放太多酵母,温水和面,醒发半小时就行,蒸出来的馒头又软又香,我家孙子一顿能吃两个!”
随着面团被揉成光滑的馒头坯,放进蒸笼,直播间的气氛越来越热烈。阿瑶趁机上架了灵麦粉的链接,没想到刚点开,500斤灵麦粉就被一抢而空。“大家别慌!我们还有库存!”阿瑶赶紧让巴图联系其他农户调货,同时解释:“因为是农户直供,没有中间环节,所以价格很实惠,五斤才35块,比超市的有机面粉还便宜。”
就在这时,弹幕里有人提问:“瑶瑶,灵麦粉和普通面粉有什么区别?除了做馒头还能做什么?”阿瑶立刻请旁边的面点师傅演示:“灵麦粉面筋度高,还能做面条、饺子皮,煮出来不容易烂。”师傅拿起一块灵麦面团,擀成薄薄的饺子皮,对着镜头展示:“大家看,这饺子皮能透光,煮出来特别有嚼劲。”
这场“灵植助农”直播持续了三个小时,上架的10款灵植产品全部售罄,其中巴图的灵麦粉卖了3000斤,山东农户的凡豆干卖了2000斤,新疆的向阳花籽油也卖出了1500瓶。直播结束时,巴图握着阿瑶的手,激动得眼眶发红:“太感谢你了!这些货要是靠我们自己卖,得卖三个月!现在不仅卖完了,还收到了明年的预订单!”
直播的热度还没褪去,就有多家直播平台找到阿瑶,提出签约合作,承诺给出高额的签约费和流量扶持。其中一家平台的负责人甚至亲自来到农业实验室,开出“年薪百万+独家直播权”的条件:“阿瑶小姐,以你的热度,只要签约我们平台,再带点货,年收入能翻十倍。”
阿瑶却婉拒了:“谢谢你们的认可,但我开直播不是为了赚钱。灵植科普和助农都是公益性质的,要是签约了,可能会失去自主权,没法保证内容的纯粹性。”她的拒绝让平台负责人有些意外,但也佩服她的坚持——后来,这家平台主动提出免费为“灵植助农”直播提供技术支持,不收取任何费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