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云走出办公室,来到赵绮梦的工位。
赵绮梦正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处理文件,感受到身边的动静,抬起头,见是郭少云,脸上自然流露出温柔的笑意。
“绮梦,”郭少云俯下身,低声说,“我临时要出个差,可能要去两三天。”
赵绮梦放下手中的鼠标,关切地问:“这么突然?要去哪里?”
“具体地方不太方便说,是个保密项目。”郭少云略带歉意地解释,“工作上的事,比较紧急。”
赵绮梦闻言,立刻表示理解,她伸手帮郭少云理了理其实并不凌乱的衣领,柔声道:“你去忙你的,正事要紧,不用担心我。正好晚上我和郑璃、宝妮,还有酒疏约好了去逛街呢。”
郭少云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那你们玩得开心点,别逛太晚,注意安全。”
“知道啦,啰嗦鬼。”赵绮梦娇嗔地拍开他的手,“你也是,出门在外,一切小心。”
简单告别后,郭少云回到办公室,拿起早放在休息室里应对差旅的简单行李。
陈虎驾驶着那辆黑色的宾利雅致,载着郭少云和叶承安,一路畅通地抵达海城机场。不过,车辆并未驶向普通的候机楼,而是拐进了一个有军人站岗的特殊入口。
叶承安下车,与执勤的安保人员低声沟通,并出示了证件。片刻后,他回到车上,对陈虎说:“直开进去,按照指示牌,到三号停机坪。”
陈虎依言驾车驶入宽阔的停机坪,最终在一架通体军绿色、线条硬朗、旋翼低垂的直升机前停下。郭少云对飞机型号没什么研究,但眼前这架直升机给人一种沉稳、可靠、充满力量的感觉,显得格外大气、霸气!
三人下车后,郭少云对陈虎说:“虎子,我接下来要去的是保密单位,情况特殊,可能不太方便带你过去。辛苦你把车开回去,这几天绮梦那边的安保你多费心。”
陈虎利落地点头:“明白,郭董放心。” 他目送着郭少云和叶承安登上直升机舷梯,直到舱门关闭,才转身回到驾驶室,将车驶离。
郭少云是第一次乘坐军用直升机,好奇地打量着机舱内部。
舱内空间不算宽敞,陈设简洁到了极致,随处可见固定带,一切以实用为先,充满了硬核的军工风格。身穿迷彩服的驾驶员转过身,恭敬地问道:“首长,是否可以起飞?”
郭少云见叶承安也看向自己,这才反应过来“首长”是在叫自己,连忙点头:“可以,起飞吧。”
驾驶员得到指令,迅速与塔台沟通,获得许可后,熟练地操作起来。随着引擎的轰鸣声加大,直升机轻盈地拔地而起,升向高空。
机舱内的噪音顿时变得巨大,叶承安适时地递过来一个头戴式的降噪耳机,郭少云戴上后,世界才清静了不少。
“这是什么型号的飞机?”郭少云透过舷窗看着下面变得越来越小的城市,好奇地问叶承安。
“直-9,可靠性很高。”叶承安简洁地回答。
几个小时的飞行后,直升机平稳地降落在8412厂区内一个专用的直升机停机坪上。旋翼卷起的风吹得地面尘土飞扬。叶承安率先利落地跳下飞机,然后伸手扶住郭少云走下舷梯。
郭少云脚踩到坚实的地面,感觉身体还有些微微晃悠,不禁感慨:“这直升机坐起来,确实没有客机舒服,以后有条件还是尽量坐固定翼吧。”
早已等候在此的林萧厂长带着几名技术人员快步迎了上来。双方简短寒暄后,郭少云便坐上了一辆军绿色的越野吉普车,直接向着厂区深处的一间大型厂房驶去。
厂房大门缓缓开启,内部的景象让郭少云屏住了呼吸。
厂房中央,矗立着一台庞然大物。
它长约四米,高度接近两米,整体结构呈现出一种工业化的力量感。外壳是未经修饰的军绿色金属板,棱角分明,各种接口、线缆和状态指示灯井然有序地分布其上。
一端是一个朝下的大型喇叭口的装置,另一端则连接着多组排列整齐的传感器阵列。
设备基座厚重稳固,四角还有轮子以及固定销钉,显然考虑了野外恶劣环境的适应性。这就是地壳回声波监测仪的原型机!
此时,祁隆渊院士正带着几位专家,围在连接着原型机的一台大型显示屏前,对照着上面的波形和数据,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郭少云走上前打招呼:“祁院士,辛苦了!”
祁隆渊院士抬起头,看到郭少云,脸上立刻绽放出兴奋的光芒,他一把拉住郭少云的胳膊,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郭董!你来得正好!太感谢你了!你知道吗,我们运气真好!8412厂这块地方,当初为了进行防范地质灾害,地下深处预埋了用于监测地层应变的光纤传感网络,并且连接了标准的地震监测设备作为基准。”
他激动地指着屏幕上两条几乎重合的曲线:“你看!这是我们用回声波原型机刚刚监测到的地下十公里深处的应力波动数据,这条是地下光纤网络实时传回的数据!两者匹配度极高!这充分证明了咱们这台机器的有效性和精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