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城外的夜色如墨,只有城楼上的火把摇曳着微弱的光。韩通身披重甲,立于中军帐前,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巍峨的城墙。桌案上,柴荣的谕旨墨迹未干,“趁虚破蓟州,断契丹东路咽喉”的字样,如战鼓般在他心头回响。
“将军,地道已挖到城墙之下,只待点火引爆!”工兵校尉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难掩的兴奋。为了这场奇袭,东路军士兵昼夜不休挖掘地道,避开了契丹守军的探查,如今终于到了收网时刻。
韩通点头,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做好攻城准备,炸药一响,即刻从缺口冲入城中!”他深知蓟州的重要性——这座城池扼守契丹东路交通要道,拿下此地,既能切断契丹援军路线,又能与中路军、西路军形成呼应,让耶律沙陷入绝境。
此时的蓟州城内,守将耶律明仍被蒙在鼓里。他虽收到后周军围城的消息,却仗着城防坚固,又听闻耶律沙已分兵驰援云州,料定后周军不敢强攻,只是下令士兵加强城防,自己则在府中饮酒作乐。
“将军,后周军围城多日,却始终按兵不动,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副将忧心忡忡地进言。
耶律明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后周军不过是虚张声势,蓟州城墙高大坚固,他们若敢强攻,定让他们有来无回!等上京援军一到,我们便可里外夹击,将他们一网打尽!”说罢,又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午夜时分,韩通见城中灯火渐稀,下令点燃炸药引线。地道内,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引燃导火索,随后迅速撤离。片刻后,一声惊天巨响划破夜空,蓟州城墙西北角轰然倒塌,烟尘冲天而起,碎石飞溅。
“攻城!”韩通一声令下,三万东路军如潮水般冲向城墙缺口。士兵们手持刀枪,呐喊着涌入城中,沿途遇到零星抵抗的契丹士兵,尽数斩杀。
爆炸声惊醒了城中的契丹守军,他们惊慌失措地涌上街头,却被后周军的攻势打得溃不成军。耶律明得知城墙被炸塌,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召集亲兵,想要组织抵抗,可混乱之中,士兵们早已失去斗志,纷纷四散奔逃。
“守住街巷!不许后退!”耶律明挥舞着弯刀,斩杀了几名逃跑的士兵,试图稳住军心。可后周军攻势迅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冲到了府衙附近。
韩通身先士卒,率领亲兵冲入府衙。耶律明见状,拔出弯刀迎了上来:“后周贼将,休得猖狂!”两人刀光剑影,激战在一起。韩通武艺高强,久经沙场,几个回合下来,便占据了上风。他瞅准一个破绽,一刀劈中耶律明的肩膀,耶律明惨叫一声,手中的弯刀掉落在地。
“降者不杀!”韩通架刀指着耶律明,厉声喝道。
耶律明看着围上来的后周士兵,又看了看自己流血的肩膀,深知大势已去,绝望地闭上了眼睛:“我……愿降。”
然而,就在韩通准备下令将耶律明押下去时,一名契丹死士突然从暗处冲出,手持短刀直刺韩通。韩通反应迅速,侧身避开,反手一刀将死士斩杀。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耶律明看到了机会,他趁韩通不备,捡起地上的弯刀,朝着韩通后背砍去。
“将军小心!”身旁的亲兵大喊一声,奋不顾身地挡在韩通身前,被耶律明一刀砍中要害,当场身亡。
韩通怒不可遏,转身一脚将耶律明踹倒在地,手中的大刀架在他的脖颈上:“不知好歹的东西,留你何用!”说罢,手起刀落,耶律明的头颅滚落在地。
斩杀耶律明后,韩通下令全城肃清残余守军。后周军士兵分成多路,在城中展开搜查,契丹士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蓟州城彻底被后周军控制。
次日清晨,韩通站在蓟州城楼上,望着城中井然有序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派人快马加鞭,向柴荣禀报蓟州大捷的消息,同时下令安抚城中百姓,打开粮仓发放粮食,赢得了百姓的拥护。
消息传到瓦桥关,柴荣大喜过望,当即下令嘉奖韩通及东路军将士:“韩通将军立下奇功,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晋封鲁国公!东路军将士各赏银十两,军功积分加倍!”
与此同时,幽州城内的耶律沙得知蓟州失守的消息,如遭雷击。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分兵驰援云州,却让韩通趁虚而入,拿下了蓟州。如今,幽州被赵匡胤死死围困,云州援军杳无音讯,蓟州又落入后周军手中,契丹东路援军被切断,他已成了瓮中之鳖。
“主帅,如今局势危急,我们该怎么办?”副将耶律颇德焦急地问道。
耶律沙脸色惨白,瘫坐在椅子上,眼中满是绝望:“事已至此,唯有死守幽州,等待上京援军。传我命令,加固城防,严禁士兵后退,违者立斩!”
然而,耶律沙并不知道,他期盼的上京援军,早已被漠北诸部牵制。漠北诸部见后周军势如破竹,契丹节节败退,便打消了与契丹结盟的念头,转而派使者向柴荣示好,同时出兵骚扰契丹边境,让契丹上京援军无法及时南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