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因豆制品而闻名的双泉府清平县,南巡队伍继续在江南的官道上行进。初夏的天气,如同孩儿面,说变就变。上午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灼人,过了午时,天际便聚起了厚厚的、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将下来,连风都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湿闷气息。
“瞧着这天色,怕是要有场大雨。”墨砚策马在顾昭之车驾旁,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幕,沉声禀报。
顾昭之掀开车帘一角,看了看外面骤然昏暗下来的光景和道旁被风吹得剧烈摇摆的树木,微微颔首:“传令下去,加快行程,务必在雨势变大前,赶到前方驿站。”
然而,天不遂人愿。车队刚行至一处两山夹峙的丘陵地带,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起初还是稀疏几点,转眼间就变成了倾盆暴雨,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雨水如同瀑布般从天上倾倒下来,官道上瞬间泥泞不堪,车辙里积满了浑浊的泥水。狂风卷着雨幕,抽打在车篷和马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视线受阻,道路湿滑,车队的速度不得不慢了下来,艰难地在雨幕中前行。
“侯爷,雨势太大,前方道路泥泞,恐车马陷落。视线不清,继续赶路风险甚大。”墨砚顶着风雨,靠近车窗大声请示,“前方不远处,探路亲兵回报说有一座废弃的山神庙,或可暂避一时。”
顾昭之看着窗外如同水帘洞般的景象,知道强行赶路确实危险,略一沉吟,便道:“依你所言,前往山神庙避雨。”
“是!”
命令传达下去,车队在风雨中艰难地转向,朝着路旁一条岔出去的小径缓慢移动。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座掩映在荒草古木之中的、破败不堪的庙宇轮廓,便出现在了雨幕之中。
这山神庙显然已荒废多年,庙墙斑驳,爬满了青苔和藤蔓,庙门只剩下一扇,歪歪斜斜地挂在那里,被风吹得吱呀作响。院中杂草丛生,几乎有半人高。正殿还算完整,只是屋顶有几处明显的漏隙,雨水正顺着破洞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在积满灰尘的地面上砸出一个个小水洼。殿内供奉的山神泥塑早已色彩剥落,残破不堪,蛛网遍布,显得阴森而凄凉。
但在此刻,这破庙无疑是风雨中唯一的庇护所。
亲兵们率先下马,冒雨冲进庙内,快速清理出一块相对干净、屋顶尚算完整的区域,又找来一些散落的、尚未完全潮湿的枯枝和破旧门板,在殿中央空旷处勉强升起了一堆篝火。橘红色的火苗跳跃起来,驱散了殿内的阴冷与黑暗,也带来了一丝暖意。
顾昭之在林晚昭、墨砚等人的簇拥下,快步走入殿内。虽然他披着油衣,但袍角依旧被雨水打湿了一片,靴子上沾满了泥浆。他站在火堆旁,看着殿外依旧滂沱的雨势和阴沉的天色,眉头微蹙。看这情形,今晚恐怕是要被困在这荒庙之中了。
林晚昭跟在他身后,也被淋湿了些许发梢和肩头,但她此刻却顾不上这些。她好奇地打量着这座破败的古庙,鼻尖萦绕着雨水、泥土、陈旧木材和烟火混合的独特气息,心里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涌起一股奇异的兴奋感。
荒庙避雨?这可是武侠小说里才有的情节!虽然这里没有侠客,只有一位腹黑侯爷和一群兵哥哥,但也足够让她这个现代灵魂感到新奇了!
更重要的是,眼看天色将晚,雨又不知何时能停,这晚饭问题怎么解决?总不能让侯爷和大家都饿着肚子吧?她的“移动厨房”和小火炉可还在车上呢!而且这荒山野岭的……说不定还能找到点意外的食材?
“侯爷,”林晚昭凑到顾昭之身边,眼睛亮晶晶的,带着跃跃欲试的光芒,“看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晚膳怕是得在这里解决了。奴婢去把车上的家伙事儿和食材搬进来,再让大家在附近看看有没有能吃的野菜鲜菇,咱们就在这庙里生火做饭,如何?总比干啃干粮强!”
顾昭之转眸看她,见她脸上非但没有因被困荒郊野岭而露怯,反而洋溢着一种近乎野炊般的兴致勃勃,仿佛眼前的困境对她而言只是一场有趣的冒险。他想起她流民出身,想必对野外生存并不陌生,再想起她那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厨艺,心中的那点因行程受阻而生的烦闷,竟也消散了几分。
“准。”他言简意赅地批准了她的“野炊”计划。
“太好了!”林晚昭欢呼一声,立刻行动起来。她指挥着几个亲兵,冒雨将食材车上那个重要的“移动厨房”箱子、米面袋子、腊肉火腿、以及一些耐储存的蔬菜搬了进来。又让小桃和几个手脚麻利的亲兵,戴上斗笠,拿着篮子,到庙宇周围植被茂密的地方,去采集雨后可能冒出来的新鲜菌菇和野菜。
她自己则挽起袖子,以那堆篝火为核心,开始布置她的“临时厨房”。她找了几块相对平整的大石头垒成一个简易灶台,将那个小巧却结实的生铁锅架在上面。又让亲兵将收集到的、尚且干燥的柴火堆放在旁边备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