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办公室里落针可闻。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许炎和那位捧着食盒的清瘦女孩身上。赵浩在一旁挤眉弄眼,嘴角咧到了耳根;其他几个实习生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就连一向严肃的张主任,也从病历上抬起眼,投来一瞥,眼神里带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意味。
许炎感到脸颊有些发烫,这种突如其来的关注让他浑身不自在。他快步走到门口,接过那还带着温热的食盒,低声道:“谢谢,太客气了。你感觉好些了吗?”
女孩的脸更红了,几乎要埋进病号服的领子里,声音细若蚊蚋:“好,好一点了……谢谢你,许医生。”说完,像是耗尽了所有勇气,她飞快地转身,在护士忍俊不禁的目光中,低着头匆匆离开了。
许炎提着那个与他简陋办公桌格格不入的精致食盒,在一片暧昧的嘘声和调侃中,硬着头皮坐回自己的位置。
“行啊许炎!这才几天,都有患者家属送温暖了?”赵浩凑过来,用胳膊肘撞他,“还是这么清秀的小姑娘?快老实交代,啥时候发展的?”
“别瞎说,”许炎无奈地推开他,“就是给了点饮食建议而已。”
“饮食建议?我天天给病人建议多吃蔬菜多喝水,怎么没见谁给我送饭?”赵浩夸张地叫着,引得众人发笑。
许炎摇了摇头,不再解释。他打开食盒,一股山药薏米特有的清甜香气混合着米粥的软糯温热扑面而来。粥熬得火候恰到好处,粘稠适中,上面还细心地撒了几粒枸杞。
他舀起一勺送入口中,温热的粥滑入胃里,带来一种舒适的暖意。虽然并非什么山珍海味,却让他因为连日来的震惊、迷茫和强行运转灵枢真眼而倍感疲惫的身心,得到了一丝真实的慰藉。
这并非灵丹妙药,却蕴含着人间最朴素的善意与回应。医者一念之仁,病者一饭之馈。这种连接,与他脑海中那些玄奥的传承、眼中所见的奇异气机截然不同,却同样真实而重要。
下午的工作依旧忙碌。许炎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书写病历、整理检查报告这些琐事上,试图暂时忘记那双能窥破虚妄的眼睛和体内那丝躁动的气流。
然而,能力的觉醒并非想关闭就能关闭。
当他去护士站取东西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忙碌的护士们。在他眼中,这些熟悉的面孔仿佛叠加了一层淡淡的能量光影。
大多数护士周身流转着代表健康活力的、柔和的白微光,但其中一位年资较长的护士长,眉宇间缠绕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青郁之气,青色对应肝经,想必是长期熬夜值班、压力过大导致的肝气不舒;另一位正低着头核对医嘱的年轻护士,颧骨处却泛着异样的娇艳红色,并非健康的红润,而是一种虚浮之红,似是阴虚火旺之象。
他赶紧移开目光,心下暗惊。这“灵枢真眼”竟已开始自发运转,无需刻意驱动,便能捕捉到人体气色的细微异常,并自动对应脏腑虚实。这既是天赋,也是一种巨大的负担。望诊,中医四诊之首,竟以这种近乎神通的方式在他身上呈现。
《素问·五脏生成篇》有云:“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生于脾,如以缟裹括楼实。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五色对应五脏,可辨吉凶生死。如今他看到的,远比古籍描述的更为生动和精确。
下班时分,许炎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医院。外面的空气似乎都清新了许多,至少不会时刻充斥着各种病气和异常的能量光色。
他需要习惯,需要控制。否则,迟早会被这庞大的信息流淹没。
回到租住的小屋,许炎反锁房门,拉上窗帘,将自己隔绝起来。他深吸几口气,盘膝坐在床上,尝试按照《天阳医诀》中的基础法门,引导体内那丝灼热的气流。
气流微弱却顽劣,如同初生的幼龙,在他意念的驱赶下,极其缓慢地沿着手臂的手阳明大肠经蹒跚前行,所过之处,带来轻微的酸胀和温热感。仅仅是运行一个小周天,就让他额头见汗,精神疲惫。
但效果也是显着的。运行完毕后,他感到头脑清明了许多,眼中那种时刻想要“透视”的躁动感也暂时平息了。这内气,不仅能用于施展针法,更是控制自身能力、稳固根基的关键。
之后几天,许炎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医院里,他尽量控制视线,不主动去“窥视”他人气机,只在必要时,比如独自思考某个疑难病例时,才会悄悄运转灵枢真眼,观察患者身上病气的颜色、分布和流动,并与现代医学检查报告相互印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