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道域”的雏形,如同一层温暖而无形的胎膜,将内太阳系温柔地包裹。它并非坚不可摧的壁垒,更像是一种弥漫的、充满生机的“氛围”,一种倾向于“调和”与“演化”的底层法则环境。其效应,在道域初成的数月间,便开始以各种形式显现,润泽万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文明的生态。
在地球, 变化最为显着。城市中,原本需要特定阵法汇聚的灵气节点,如今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公园、图书馆甚至居民区,空气清新得带着甜意,寻常草木也隐隐透出灵光。许多困扰现代社会的顽疾,在灵气的滋养与道域祥和意蕴的抚慰下,发病率大幅下降。更令人惊喜的是,新生儿中拥有优异灵根资质的比例,悄然提升了数个百分点,仿佛整个星球的生灵潜力都被激发。
修行界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低阶修士突破瓶颈变得容易,卡在金丹、元婴多年的老怪纷纷闭关,寻求更进一步的契机。各大门派传承的功法,在道域环境中运转时,似乎都多了一丝圆融顺畅,少了几分窒碍凶险。甚至连炼丹、炼器、制符的成功率,都有了些微却实实在在的提升。
在“启明衍道台”笼罩的近地空间, 新型的“太初灵能”成为了主流能源。无论是修真者的法器,还是IACP的星舰,在这种能量驱动下,效率更高,损耗更小,且与道域环境天然亲和。环绕地球的“太初灵能护盾”如今已与道域融为一体,其防御不再是被动承受,而是带上了某种“活性”,能自发地化解、偏转、甚至“引导”外来的恶意能量攻击。
在“广寒衍道台”影响下的月球, 推演与创造活动达到了高潮。借助道域加持的算力与灵感迸发,一项项突破性技术被提出、验证:基于混沌法则的“维度折叠通讯仪”原型机诞生,实现了近乎零延迟的跨星系信息传递;结合太初医道与基因科技的“潜能唤醒药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安全提升普通人的精神与肉身基础;甚至有人提出了利用道域法则,尝试小范围“创造”简单生命形态的大胆构想。
在“荧惑衍道台”辐射的火星试炼场, 环境改造速度加快,绿洲范围持续扩大。在此试炼的修士与星舰,不仅能体验到各种极端环境,更能隐约感悟到道域中流转的法则碎片,实战与悟道结合,成长速度惊人。第一批完全在火星改造环境下出生、并接受道域滋养的“火灵鼠”幼崽,已展现出远超地球同类的智慧与对能量的亲和力,这被视为生命适应与进化的奇迹。
整个地球文明,如同被注入了最肥沃的养料与最和煦的阳光,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个体的力量在提升,集体的智慧在闪耀,文明的火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燃烧、扩散。
然而,作为道域的核心构筑者与掌舵人,许炎却并未沉溺于这盛世的景象。他坐镇“广寒衍道台”深处,心神与整个道域相连,如同一位最高明的医师,时刻感受着这庞大“生命体”的每一次脉搏与呼吸。
他能感受到道域在滋养万灵的同时,也在被动地汲取着众生散逸的念头、文明的思潮、乃至星球本身的历史记忆。这些信息庞杂而混沌,大部分被道域的“调和”本性自然净化、转化为成长的资粮。但总有那么一丝丝极其隐晦、与道域“生”之基调格格不入的“杂音”,如同潜藏的暗流,难以彻底消弭。
这些“杂音”,大多源自智慧生命固有的恐惧、贪婪、偏执等负面情绪,或是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伤痛记忆。在平时,它们无伤大雅。但许炎敏锐地察觉到,在道域与遥远高维意识的无形对抗中,这些“杂音”似乎……更容易被引动,更容易成为对方法则侵蚀的跳板。
“道域虽成,然阴阳并存,光暗相生。纯粹的‘生’与‘调和’,固然是基石,但若不能包容、化解内在之‘阴’与‘暗’,此域终非圆满,亦存破绽。”许炎于静坐中明悟。
这一日,他心有所感,神念降临至地球一处偏远山区。这里曾是上古一处战场的遗迹,怨气积淀,虽经岁月消磨与道域净化,依旧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悲怆与死寂之意萦绕不散。
许炎并未以强力净化此地,而是盘坐于残垣断壁之间,放开身心,主动引导那一丝悲怆死寂之意融入自身感知。他以太初医道体悟这负面情绪,非是排斥,而是尝试“理解”与“疏导”。
他“看”到了古战场的血色,感受到了逝者的不甘与苍生的苦难。这些并非邪恶,而是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悲剧烙印。
“悲怆,亦是生命之情感;死寂,亦是循环之一环。”许炎心中流淌过明悟,“强行抹去,如同掩耳盗铃。唯有承认其存在,理解其根源,以更大的‘生’机去包容、去转化,方能真正化解。”
他运转太初医气,不再试图驱散那丝死寂,而是将其视为一味特殊的“药材”,引导其与周围蓬勃的生机缓慢交融。渐渐地,那残垣断壁间,竟有几株蕴含着独特坚韧意志的墨绿色小草破土而出,它们吸收着死寂与生机混合的能量,开出的花朵虽不艳丽,却别有一种历经沧桑的沉静之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