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还是那么仗义!”站起来四下看看,子玉随口问:“这房子位置不错啊,干点其他的也行啊,不会赔钱的,是租的么?”
“这都是铁路的公房,我找领导照顾内部职工的!”马三笑笑说:“领导特批,一个月随便意思意思,挂在多种经营公司名下。”
“那可挺好的,这地方好,寸土寸金啊!”姬子玉有点羡慕,不愧是铁老大,资本太雄厚了。
“唉!别提了,以后这便宜要占不成了。”马三吐口烟:“这块要归地方了,说是我们铁路占地太多,影响城市发展,还不好管理,市里和分局打了几年嘴皮官司。分局觉着闹心,闹着要卖给职工,一次性买断,产权归个人,看市里还要不!”马三有点闹心,房子卖了还得从房主手里租,麻烦。
姬子玉听得心一动,这里是典型的民国风的建筑,三层结构,上面是铁路家属房,一层是后改的门市,并排五六家在一起连着,大概有四、五百平的样子。记忆中后世也没有毁掉,作为为数不多的民国建筑保留下来,政府还给了一笔维护费。
“那得多少钱?这面积可不小啊!”姬子玉问。
“我还真打听过一次,主要处理第一层,盯着的人多。一套一万二,都是八十多平的三室。总共有六套。”马三回道:“这年头都是分房,谁买啊!要是靠租的话,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回本?有那闲钱干点啥买卖不挣钱那!别看这位置好,没有站里站外的关系,买卖不好干!乱着啊。”
马三的想法代表了现在的绝大多数人,万元户都少的年代,哪有几个人会购置这样的房产,虽然干买卖不错,但住着却是有点吵。但在姬子玉看来,这里具备很大的操作空间。
“要是都买的话,要七万多了?”姬子玉顺嘴算了算。
“看谁办吧!”马三见姬子玉询问,就当是教他社会经验,也没瞒着:“这房子产权有争议,买完以后要去城建局补办手续,比较麻烦。不过多少都算是意外之财,局里的尺度就放得宽一点。事在人为,里面的弯弯绕挺多的。”
“要是能分期付款就好了!”姬子玉有点异想天开的暗自思量,仔细算了一算“御八珍”未来的营收,按每月两万多的盈余,半年时间就够了,以后看看能不能说服家里人。
“不是,老弟,你关心这干啥?”马三有点懵逼,一个半大孩子想法忒多。
“三哥,这地方有搞头啊!”看到马三的表情,姬子玉就能猜到他脑海里的那些问号,也是自己问的有些突兀,于是解释:“家里现在在做熟食生意,味道不错,买卖也很好,我想着如果发展的好,可以来市里干。这里的位置挺好,适合干买卖,三哥要是有兴趣可以搭把手,毕竟是算正行。”
“哦,行吧,我帮着问问。”听到是熟食生意,马三也没有更多的兴趣,这和游戏厅这下蛋的金鸡没法比。于是敷衍道:“租房子还你爸或者你二哥来,到时候我再帮着问问。”
“行啊,马哥。”多年后重新见面,姬子玉也没有过于强求,况且这些计划只是在自己脑海中,还要看下一步的发展。不过以他后世的经验,成功是必然的。这是黄金位置,自己必须要抢占,甚至马三要是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拉上车。至于这么大的位置,姬子玉也有了一个想法,三十年后高铁站最火的生意是什么?快餐啊!
“哥们,你分哪班了?”王建听了半天,忍不住问了子玉一嘴。
“我也不知道啊。”姬子玉说的含糊。
“那可咋整,我还寻思着让我爸帮我调到你这班,我成绩不好,走的自费生!”王建有点自惭的笑笑。
“你家蛮有钱的哈!”马三惊讶道,古副站长的女儿也是自费去一中,还跟自己显摆来着,让自己看好摊子多挣点,好补贴一下家用。
“还行吧。”王建敷衍。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姬子玉留下一点引子,没有再深聊。作为重生人士,思维超前,但身体年龄还不足,不能太过惊艳,俗话叫猥亵发育。孙子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赶上下午的最后一班车,带着书籍和资料,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姬子玉回到小镇还不到七点。盛夏时节,落日余晖中,街道上依然喧嚣,小镇的繁华在这一刻体现得最明显。人流虽不及山城,但在仅容两车交错的狭窄的街道上,显得有些摩肩接踵的味道。偶有饭店的菜香和鸡汤豆腐串的蒜香味飘来,显得烟火气十足。
“大哥,来二十串豆腐串,鸡汤要热的!加葱、蒜和香菜。”顺着香味找到终点站附近的小摊子,赶紧招呼着。着急赶车回家的子玉,谢绝了马三的挽留,还没吃晚饭,现在是饥肠辘辘,同时也满是怀旧的味道。
“好嘞!稍等啊。”摊子后面的大哥问道:“要辣椒油不,刚炸的。”
“不吃辣,鸡汤里放辣椒没有鲜味了!”姬子玉摇摇头。
“好嘞!”老板递过来个搪瓷方盘,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里插着一把把的干豆腐串,小碟调料摆在中间。干豆腐是北方的说法,做汤做菜以薄为佳。南方的类似豆制品叫千张,略厚!不适合这么煮着吃,煨不进去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