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按步当车走了二十分钟,便看到厂房的大院,一群人站在院子里正寒暄着。
“老谢,你俩走得真稳当,我们大家正等着你们呢!咱们先不进屋,正好一起参观一下厂子。”谢妈妈招呼着,介绍两家人给老谢认识。
“王叔、谢叔,你们先转着,我去接一下我们刘所。刚才打传呼,说快到了。”子良打个招呼,匆忙赶紧去旗舰店。
“要不咱们等刘所到了,再一起转转?”谢爸客气的说。
“不用,老刘对这些事不在乎,咱们转转就行,他就是奔着中午这顿酒来的,咱俩好好灌灌他。”王克成打趣。对于体制内的他们来说,工商局常务副局是副处,他和老刘是正科,所以级别上就差着,虽不至于讨好巴结,但基本的规矩还是要遵循的。更何况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越发的活跃,工商局正属于强势上升阶段。而公检法还在人治的时期,并还没有上升到二十年后法制社会的重视程度,社会影响力不如工商。
“行啊,我这职业习惯,就喜欢转转企业,那就一起走走。”
“老六,把口罩给大家发一发。”看着错愕的众人,姬父解释道:“这下货吃着香,但收拾起来麻烦,还埋汰!咱老爷们受得了,她们女同志爱干净,用这个能好受点。”
看着一群人戴着纱布白口罩,子玉一阵阵的蛋疼。没办法,九十年代的中华,啥东西都缺,未来世界工厂的巨大产能还在襁褓之中,熔喷布的医用消毒口罩目前还属于“高科技”产品,不容易买到不说,也不受老百姓待见。为啥?纱布口罩的用处太多了!你以为老百姓家里的蒸笼屉布是哪来的?
参观过后世太多的食品厂、药厂、科研所,面对现在原始的车间,子玉尴尬的能用脚趾抠出个三室一厅,尤其是前处理车间!一行人在姬子胜的引导下,在窗外快速的走马而过。那里的环境委实不适合参观,尤其是对女士而言。虽说翻猪肠子、烤猪毛那上头的味道被口罩过滤了大部分,但一般人看完这个过程,也基本就进入自然节食阶段。如果再近距离看过内脏分离,以及电锯切猪头的阴间操作,也就差不多该噩梦连连的告别肉类食品了。哪怕车间每次交接班,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冲洗,但不论是味道还是环境都不适合参观。只能隔窗看着工人用推车把前处理过的食材,送往清洗和分拣车间。
这个车间的人员最多,也最接近后世的食品加工车间。不过本应是白钢的流水线操作台,目前是用角钢焊接、水泥灌注的台面,一米多宽、三米多长,差不多三、四百斤重,挪动的时候需要四五个人一起抬,傻大黑粗的根本不怕丢。前面四个台子是需要清洗与分拣的内脏暂存处,十多个人两两一组,分拣到自己筐里,然后去旁边的水槽清洗干净。猪蹄、肘子、猪头等用后面台子,猪皮用喷枪烧过,颜色焦黑,需要用钢丝球或刷子清洗。清洗好的送到最后台子上,在那里通过最后检核。
清洗的工作看着简单,却最是费手伤骨,尤其在北方的冬天。一般的单位都是靠员工硬挺硬扛,实在是受不了的时候,才会偶尔提供一些热水。这也是北方的女人老了的时候,风湿骨病比较多的原因。九十年代后洗衣机的普及,才真正拯救了女人的双手。在御八珍的车间里,早早的就用锅炉烧了足够的热水。因为姬家人都经过这个阶段,用热水除了不伤骨,更能把饱含油脂的内脏和四肢清洗干净,缩短清洗时间和次数。为避免手部皮肤的皲裂,厂里给所有的员工都提供了劳动保护,胶皮手套和水靴是女工们的标配。所以热气腾腾的车间里,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
“杨文娟,你把手套戴上。”六哥冲着一个女工喊:“把你得瑟的!”
“哼,吼什么吼,就你嗓门大啊!”听着传回的咕哝声,子玉若有所思。路过时特意瞅了一眼,小姑娘挺利索干净的样子,模样也挺俊俏,戴上手套冲着六哥瞪眼睛,奶凶奶凶的。许是青春无敌,感觉比上一世的两个六嫂都漂亮。心里不觉留了意,准备事后问问二嫂。
爸爸和子栋在前面带着两家户主边走边看,二嫂陪着女眷。子玉带着两个没心没肺的小伙伴,解答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
“子栋,你们这个厂在村里,又用了这么多的村民,怎么不挂个集体企业的牌子,这样也能省不少费用。”谢凌峰还是有些好奇。
“省那俩钱还不够费劲的!”子栋摇摇头:“我们平头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也不想弄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既然挣得不少,就不能再抠搜那点儿钱,惹一身的埋汰。再说了,一旦挂集体企业,村里就要参与管理,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不好弄啊!”
“嗯,有一利必有一弊!”王爸爸附和:“整不好,内耗比助力更大。”
“村民虽没有工人好管理,但也不至于掣肘那么厉害吧。”谢凌峰看过很多国营工厂,他们的附属厂是纪律最懒散的,村集体企业还要好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