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这天,姬子秀接到了陆戬谷的催货电话。稍微了解一下工厂的生产进度,就张嘴要了120吨的饲料,并要求三天内发货,之后每周都要准备100吨。这就让饲料二厂开工就得满负荷生产,如果山城县7月新批的十家养殖场再投入使用,月底就得欠货了。
焦头烂额的姬子秀只能协调福达金属和大安乡政府,开始另外两条产品线的建设。但这年头土建工程容易,包装设备福达不能生产,必须要等上一个月才有货。多亏发酵池这些前端产能不受设备限制,后端用人工包装也可以顶一阵子。三班倒的话,还能增加50%产能。于是在技术攻关后,三江村和大安开始增加配套发酵池,同时准备多订两套流水线设备。忙完这些,才有空找刘洋那了解梨县的情况。
细聊时才知道,在梨县县长郭禾伟的大力推动下,禾丰饲料差不多从平城饲料厂咬下来50%的份额,也就是每月400吨的量。县里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研讨会后就组织了考察团,准备来参观学习。不止要参观禾丰饲料和二十多个养殖场,还要和散养计划的水洞村村民座谈。会后不止求到农业厅、科委、农大居中联络,更多的是汇报给了省主管领导,然后通过组织分派的帮扶任务,和山城县达成了意向,时间定在8月8号。所有这些都源于于谦林的顺水推舟,这次会议不止扩大了他的影响力,更让谢凌峰进入省领导的视野,对其未来快速发展打开了上升通道。
“谢县长,你这算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了。”办公室里,子秀对来安排工作的谢凌峰恭贺。
“哎,子秀啊,你可别拿我开玩笑了。这次参观交流时间紧、任务急,偏又意义重大。我都快愁死了。下周这里有五个参观点儿,一个分会场,还需要禾丰和御八珍配合,你最好让子栋回来一下。”想了想又道:“要是小鱼儿有时间,最好也回来,不行请两天假吧。”
“大哥回来没问题,但最好就别拉扯小鱼儿的时间了。”
“我这也是病急乱投医!”谢凌峰也觉得有些不妥,便又道:“你们禾丰养殖场的第一批生猪是不是快出栏了?有多少头,准备怎么弄?”
“谢县长,你也别着急,其实这些事都是咱们一点一点干出来的,也不怕别人看。就算是那块不尽人意,也不影响大局。”姬子秀劝慰了一下,又接着道:“禾丰养殖场的第一批育肥猪这个月就能出栏一百多头,一半在仲道的屠宰厂处理完拉过去,一半是用汽车直接运到奉天屠宰,我们要对比一下两种方式,看看那种更适合。”
“那就配合县里再安排两个参观点,让梨县的考察团和那些乡长、镇长看看实际收益。当天最好让御八珍、禾丰养殖场,还有奉天的那个厚德食品,都安排个代表发言,介绍一下规划,给这些人吃个定心丸。”
“行,这个我回去和家里说。”子秀应承。
“关于饲料的短期贷款,我和银行协商了一下。”谢凌峰停顿了一下,道:“乡镇没有财力做垫付,银行对养殖场前期的风险评估有些保守,所以希望能直接贷给御八珍,做专项收购的预付款。县里给养殖场做担保,等今年运作成熟后,再由银行直接和养殖场操作。”
“这个涉及的环节有点多,我要和家里商量。”子秀没敢直接答应。
“要不周日我去趟你家,子栋和子玉也都能在,咱们再一起核计一下。”
“行啊,还有两天时间,我大哥也能安排好工作赶回来。”子秀回应后又好奇的问:“今天咋没看见老许?”
“老许比我还忙,他这里的考察点最多。关键是散养计划的影响比较大,我让他和小江去水洞村,找几个有代表性的村民,整理资料好做发言的。”
“谢县长你这是一人得道,全家受益啊!老许这是赶上好时候了,呵呵。”
“老许确实做出了不少成绩,组织也在考虑给他加担子。”这是明牌,谢凌峰也不怕子秀泄密,想想又道:“这阵子大安比较忙,我让老刘早点安排子良过来搭把手。”
“那可太好了,要不我妈还一直埋怨,说二哥离家远,回家次数太少了。”
这也是姬家的现状,家里的人越来越忙,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老太太一闲下来就会嘟囔。那个父母不希望儿女尽在膝下呢!
周六的晚上,本无心回家的子玉,被郑元开车接回了仲道。
“啥事啊,大哥,你咋也跑回来了,三哥的孩子咋样了?”子玉坐在食堂的沙发上问。
“老三的孩子前天下午总算生下来了!这愣是晚了一周啊,差点成哪吒了。就是B超的时候是个女孩,可生下来就成了男孩,要不是长得像你军哥,我们都怀疑抱错了!”大哥摇头道:“燕子岁数有点大,老三怕有危险,选择的剖腹产。我这还没有安排完,就接到谢县长电话,说是明天要过来商量梨县的事儿,让赶紧回来一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