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梨县考察团,于书记便来到谢凌峰的家,唠了一会家常,便开始交流起这次会议的收获。
“凌峰,这次考察学习算是完美落幕,梨县的反馈很好,负责农业的贺副省长和农业厅的高厅长都给我打了电话,对此次交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估计八月中旬会有一个农业系统的内部嘉奖。”
“谦林,这还得感谢你啊!要不是你抓住机会促成这次考察,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欸,机会是给有准备人的!还是你这段时间的工作见了成效。农业厅和科委的调研也强调,你这个养殖计划对农业经济的拉动明显。能把这么多要素组合在一起,就是执政能力最直观的体现。你电话里说,七月份加大了养殖场的建设,也加大了散养计划的范围和力度,目前有没有阻力和障碍?”
“时来天地皆助力!”谢凌峰感慨道:“这个计划已经进入正循环,不止把基层卷了进来,也把相关部门卷了进来,尤其是生鸡陆续出栏后,很多质疑和阻碍都销声匿迹。那些观望的,冷嘲热讽的都不见了,全县都围绕着这个计划前行,牛书记也顺应民意,对这个计划的掣肘也越来越少。还不时地为一些老部下说情要名额,我俩现在配合的也越来越好。”
“老牛是老革命,口碑不错!他不给你设置障碍,你也得多配合点他的工作。按他的年龄也快二线了,你要想接任,组织也会考虑他的意见。”
“老牛参加过抗美援朝,身体不太好,今年58了,再有两年就退休。原本我也没想那么远,不过现在可以借着这股东风提前考虑一下。”在自家人面前,谢凌峰卸下包袱,显得有些恣意。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于谦林比谢凌峰还要小一岁,闻此话也激励道:“你有姬家这张好牌,养殖计划又和扶贫挂上了钩,向上的通道已经打开,是该好好盘算一下了。”
“谦林呐,家里的资源还是要以你为主,再用到我这块就有些太浪费了。”
“短期内咱俩使用的资源还是不一样,你别想太多!”于谦林怕姐夫多想,便接着道:“我明年有机会再进一步,到那时候我这里的资源,就足以支撑你的进步。等你也触摸到厅级的门槛时,再考虑资源的问题吧。”
“我这也算无心插柳了。谁能想到姬家的发展这么快,还和我的计划这么契合。”谢凌峰摇摇头,很是感慨。
“我觉得姬家还有潜力可挖!尤其是子玉那孩子,多智近妖。”于谦林眼神有些发散,下意识的道:“你感觉的天地同力,也可能只是人家按你的需求打造出来的。”
“不能吧!”谢凌峰觉得内弟这感觉有些宿命论的意味。
“唉!我也是瞎琢磨。”于谦林也觉得不太现实,便转过话题道:“今年你的施政目标完成的怎么样?”
“山城县的基础还不错,去年的产值是两个多亿,我今年也没有瞎折腾,不管是干部队伍还是经济建设都很稳定。前六个月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8%,我估计全年也正常会达到2.5亿。养殖计划是三月份从零开始,我让温杰甫估算了一下,今年会有三千万的增量,差不多拉升了10%左右,明年这个项目还会有四、五千万的增量。”
“嗯,数据是挺亮眼的。不过明年不能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还得把周边的产业好好挖掘一下,要不持续性不足,会在上级领导眼里失分。”
“今年我会以养殖场为主,禾丰饲料的拓展为辅,然后和农大建立育种基地。明年就会以禾丰饲料和育种基地为抓手,通过扶贫项目和农大网络进行推广,让县里的经济再上一个台阶。”谢凌峰胸有成竹。
“这两年的计划里经济成绩暂时够用了,要想接老牛的位置,你在其他方面还要加强。上次你提到的那个党建的样板,将会是你体现这方面能力的最好载体,有没有新思路?”
“上次咱俩交流完,我也思考了一下,觉得一是要深挖内涵,把党员的先锋作用体现出来;二是扩大面积,要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推广。大安的老许正在做第一方面的工作,我准备经验积累一些之后,在养殖场最多的五个乡镇做二次试点。”
“基础不稳还是不要扩大范围!不然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于谦林摇头,刚想再说啥,便听得客厅有喧哗声,然后就听到姐姐敲门。
“凌峰、谦林,子栋和子玉过来了。”
“这就来。”谢凌峰打开门,见沙发旁边站着的人道:“别站着了,坐下吃点西瓜。”
“谢叔、舅舅!”子玉乖巧的叫人。
“谢县长、于书记!”随着眼界的开阔,子栋越来越明白这两个人的能量,也就越发注意起自己的言行。
“坐吧。”谢凌峰挥手,又问子栋:“这次参观考察耽误厚德食品的开张了啊!”
“没有!没有!说起这我还得感谢谢县长和于书记呢。这次考察,梨县养殖大户把生猪都卖给我们了,可解决了厚德食品初创时期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梨县离着奉天、春城都更近一些,下一步养殖基地发展起来,我们就又多了一个供货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