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悲欢各不相同。
在姬家还在接待参观考察团的时候,小倩的祖父和大伯也从港城转道飞京都,然后又坐了一趟火车来到山城。没有后世华夏无缝连接的大交通网络,七号出发,到山城已经是九号了。
刘家飘洋过海的,只来了三口人,分别是小倩的爷爷、大伯和堂哥。然而有两地侨办相随,一行却达到八人。这年头各地都在忙着创汇,有华人华侨回国,地方政府恨不得用尽全身解数。吉省也有侨民,但多是面对南韩北朝的朝鲜族,但两个国家和我国的关系都不咋地。这突然有个大洋彼岸和港城的,那简直就是泼天的富贵啊!所以自落地开始,山城的侨办就开始贴身服务,丝毫不在意温市同行不爽的眼神。
周六散步时,据小倩描述,家人见面的场面和想象的完全不同。也就大伯和奶奶的见面,算是真情流露涕泪交流。对于没有多少情感基础的其他人来说,就没有啥剧烈的情感波动,也就陪着奶奶红了红眼圈。其中爷爷和父亲则根本不像多年未见,尤为生疏和冷漠。甚至父亲在跪爷爷的时候,能看出来是很不情愿,只是遭不住奶奶的殷切眼神,才硬逼着自己低下头。子玉猜测,刘父应有怨恨亲爹抛妻弃子后,在外二次成家的心结,这就很难纾解。
小倩大伯育有两子一女,跟来的堂哥叫刘冰灿,是大伯的长子,已经接手港城的医馆。因为学的是西医,又是在美丽国喝过洋墨水,颇有些瞧不起大陆的意味。话里话外也不太看得上自家的生意,一心想开个西式医院。对国内的情况抱怨居多,对侨办人员不假辞色,对奶奶和小叔这面的家人也不大亲近。只是有些惧怕自己的父亲,才不得不虚与委蛇。
未受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子玉没有装大明白去劝慰,只是站在小倩的角度分析了一下每个人的心路历程,算是帮她开解一下忐忑不安的心情,但还是对他的堂哥留了神。按照小倩的描述,她的这个堂哥有点二世祖的味道,不知道还有没有点香蕉人的“白左”特质。这也是目前很多港城人的普遍现象,他们被约翰牛成功洗脑,坏的少蠢的多!需要现实生活予以毒打和暴击。
至于对未来的讨论,她家人意见分歧很大,这也是小倩忐忑的主要原因。
大伯的想法是让奶奶及弟弟一家去港城,奶奶由他来尽孝。弟弟可以去医馆做领班,弟妹在医馆也可,出去开店也可。一对子女都在港城接受教育,有机会去美利坚或是英吉利读书,接受高等教育。这可能是源于年幼时自身母爱的缺失,下意识的用一辈子来治愈童年。
爷爷因后成家的原因没有表态,但也想让奶奶出去享享福,以全结发之情。对小儿子一家的安排也符和了长子的意愿,觉得还是港城更方便更自由。但在子玉看来,这是老头子不太待见二儿子,宁可躲着点。没办法,有后妈就有后爹,老刘早就“叛变了革命”。
小倩的父亲刘景琦却不想离开。他在山城虽然不富裕,但也毕竟是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突然冒出来的这些血缘至亲,不管承诺的是什么,都不能给他安全感。去了港城,自己一家也就算寄人篱下,医馆的生意虽说是有自己的一份,可身如飘萍,如何敢信。就算是妈妈留在港城,帮得了他一时,也帮不了一世。
小倩的母亲更是不愿意离开。这里是她的娘家,背井离乡的出去,对于她来说根本不能接受。至于孩子的教育,在哪还不能混口饭吃。小倩和弟弟,没有成年,也就是没有人权,更没人问她们的意见。所以带着小儿子独自生活了几十年的奶奶,也就淡了出去的心思。
“今天见面也就是单纯的招待呗!”子玉问来迎接自己的小倩。
“嗯,家里一时也没有理出来头绪,爷爷、奶奶让我们自己琢磨琢磨,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也好,留一段时间消化消化,过渡一下。那今天俺们就借你的光,尝尝山城宾馆大师傅的手艺。”子玉冲着小谢道:“谢少爷,以前吃过这么大的馆子么?”
“你别寒碜我!咱就一老百姓,可不是啥少爷。这山城宾馆是有钱人住的,以前只听过没来过。刘冰倩,你们这几天都在这住么?”
“想啥呢?就我爷爷和大伯他们在这住,我们晚上要回家。今天是我奶奶要感谢御八珍的帮助,大伯才安排在这儿招待子玉。”
“三少,今儿是沾您的光啊!”小谢报复道。
“行了,你俩别贫了,赶紧的吧。”刘梅梅作为小倩的同学加闺蜜,也被叫过来陪客。
坐落在半山上的山城宾馆,是政府的接待宾馆,也是唯一一家涉外宾馆,环境还是相当可以的。子玉上一世来时已经没落,但现在正是它最辉煌的时候。两年后,医药城的设想也在这里提出和完善。
餐厅门口,是小倩的父亲在迎客,这让子玉很是不安,毕竟自己在惦记人家的小白菜,于是赶紧抢上前,双手去握着刘景琦的手道:“叔叔您太折煞我们小辈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