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凌峰和姬子玉又讨论了一下药材市场的规划,便看到姬子栋和马爱军正魂游天外。于是笑着道:“今天都是在聊投资的事儿,一直也没倒出来功夫问,你们厚德食品的猪肉批发生意怎么样?顺利吗。”
“还行!”马三斟酌着道:“九号那天接到第一批生猪和猪肉,虽然十二线批发的人不少,但我们也怕咱刚开始干,没有老顾客,再卖不出去多少,就麻烦了,所以那批生猪就没有杀。十号早上都是用仲道运过来的那批猪肉,没想到二十多头猪,一上午就没了。然后我一边屠宰生猪,一边让子栋再运过来一批。这四五天的时间,禾丰养殖场出栏的生猪都消化完了。”
“多亏了这次参观啊,这要是没有梨县的生猪,我们厚德食品就断档了。”姬子栋接着道:“昨天我让表弟去梨县收了一百多头,也把能定的存栏都预订了,大概有一千多头。”
“一天二十头,一个月才六百头,这和预计的有差异,养殖场的产能要过剩啊!”谢凌峰讶然。
“谢大哥,这是刚开始,我们一直在控制猪肉的投放量,做熟客生意就怕断档,要是没有了原材料,好不容易维系下来的客户也就没有了。”马三解释道:“如果满负荷投放的话,一个十二线摊位就能吃下三、四十头,再扩大两个摊位就是一百头。”
“我和爱军核算过,一个十二线就能消化一百头生猪。要是其他副食商场也供应的话,还能增加五十头。春城再开拓一下,基本上就能消化两百到两百五十头,一年就是八、九万头。”姬子栋给谢凌峰吃了颗定心丸:“咱们山城县就算有一百家养殖场,明年一整年才十万头的产量,完全消化得了。要是加上梨县的,大不了再开发一下冰城和蓝城的市场。”
“那我就放心了。别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谢凌峰给马三发了支烟。
“谢大哥别担心,其实我觉得,一个奉天一年就能消化十万头生猪!”马三肯定的说:“等十月份养殖场的生猪出栏,我去冰城的秋林公司谈谈,他们的红场卖得好,生猪用量肯定很大。咱们只要有稳定的产出,他们得求着咱买。”
“我觉得可以早点去!”姬子玉笑道:“咱不能光卖猪肉,也可以学着做点儿香肠、火腿肠啥的。军哥有时间就去这些厂做做猪肉批发,顺道就参观学习了。然后咱也能试着弄一个厂,批发渠道咱也有,零售门店也不缺,还有铁路局这块的生意,肯定不愁卖。”
其实火腿肠的思路,子玉早就有了,只是这东西的瓶颈就是生猪养殖规模。东北天气寒冷,生猪喂养成本偏高,原料供应不足以支撑春都这种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上没有办法和其他企业做直接竞争,这个项目也就会成为鸡肋。上辈子虽然没接触过食品行业,但春都和双汇这两个豫省双雄的恩怨情仇,可是后世MBA的经典案例,他想忘记都不容易。作为火腿肠老前辈的春都,今年刚度过了艰难时刻,正是春风得意的一年。在两年后的市场竞争里,占尽了天时地利,要不是决策层贪小利而忘大义,屡屡犯错。后起之秀的双汇,根本没机会一骑绝尘,横压一代食品江湖。
“对啊,这东西附加值高啊!一根火腿肠才100克,总共没有二两肉,却卖七、八毛钱,肯定赚钱!”谢凌峰两眼放光道:“你们要是建厂的话,我在县里给你们批地,正好就地消化了养殖场的生猪,不用再费劲的运到奉天和春城了。”
“咱以前还真没研究过这东西,按说零售八毛钱的东西,批发价也就六毛钱。出厂价最低也得四毛五、五毛的样子。一根火腿肠一百克,含肉量不到八成,二斤肉能做十二三根,一头二百斤的猪全下来能出到一百四十斤的净肉,能做将近九百根,那就是四百块。毛猪多少钱?也就两百六七十,这就是50%的毛利了!”姬子栋边说边掐着手指头算账:“还有猪下货呢!四个肘子和猪头都算肉里,还有二三十斤的内脏份量,这也有三四十块钱!那利润就更高了。”
“那可真值得干啊!”马三也有些激动:“这玩意在火车上可挺好卖!三四个铁路分局都问过我,咱家的那个香肠还是有点大,卖的也贵。香肠这个工艺咱也熟,就是上设备的事!这次去港城,咱俩就到处踅摸一下。”
“港城要是没有的话,可以让刘家帮着去小日子那边看看!”子玉知道春都的发展史,今年春都用了去年一半的利润,在央视投放广告后,当年产值就达到了4.7个亿!那是十亿多根火腿肠、一百万头猪啊。厚德食品只要抢过来一半的份额,就会为谢县长铺出一条青云之路,也会为吉、辽两省的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至于营销方面的竞争,对他这个穿越而来的老六来说,洒洒水啦!到时候自己可以亲自操刀,做几个营销方案,好好的为后来者打个更经典的案例。
“你们要是资金有难处,我找银行给你们贷款!”谢凌峰也是意动,春都的广告他也看过,现在是小卖店的畅销品,也是家庭里的高档食品。这要是在山城县建厂,那产值不得唰唰唰的往上窜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