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仁堂的投资早已落地,刘景瑜二次来山城,又约了谢凌峰月初见面。据大哥说,他们回去之后研究了国内的投资政策,又做了港城医馆和药房的调研,感觉在山城投资应该大有可为。按照现在大陆的发展水平,未来的市场很大,现在投资应该还不需要多少启动资金,所以不论是对县里提出的合资药厂,还是特色药材集散地建设,都有浓厚的兴趣,此次见面应该是想深入交流。
对于于谦玥和谢建华来说,他们更喜欢听大哥他们在港城的见闻,用不时的发出喔噢的声音,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惊诧和感慨。
忙活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子玉就开学了。
姬子栋和马三也赶回奉天,吴燕马上就出月子,马三要回去收拾一下,然后就把娘俩送回仲道。在奉天只有他和姬子栋两家人,其他的亲戚朋友都不在身边,一旦他和大哥出差,连个帮着照看的人都没有。
大哥也准备让媳妇回来养胎,大嫂现在的状态也不适合再去饭店帮忙和收款。她再有两个多月就要生,大哥要带着她去港城待产。这次刘家帮着问过,大陆人在港城生孩子也可以落本地户口,这样一来,大哥也就不用因为超生去求人了。
时间倏然而逝,一晃就是白露时节,山城也进入了初秋。秋天本就是丰收的季节,山城的粮蔬瓜果都开始成熟,而县里的养殖场也都迎来了丰收。
首先就是第一批五家养殖场,所有的母鸡都进入了产蛋高峰期,平均每天四千多枚、五百多斤的产量,让捉襟见肘的财务满满的回了一口血。每天都有进账,这感觉让所有相关人员,都感到一丝轻松。
其次就是第二批小公鸡,也到了出栏的季节。虽然是一次性的收入,但每年四茬半,每次两、三万块钱的收益,还是让大家满怀期待。
最后,就是第一批养殖场每家五百只猪的出栏,那才是真正的硕果。九月份,厚德食品雇佣的卡车,每天都往返于奉天和山城,把猪肉变成钞票,又把钞票变成猪肉。这阶段生猪价格上涨,厚德随行就市,按照一块四一斤的价格来收购毛猪。一头猪平均二百斤,能卖两百八十块,五百头就是十四万。每次生猪运输车开到养殖场时,都是职工和两级政府相关人员的狂欢。那一沓沓的钞票,就是对他们所有付出的最好奖赏。
收购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大安乡。很多人都在纳闷,奸似鬼的老许怎么转了性,变得这么谦让,直到中旬收购到大安乡时,大家才发现这里面的道道,原来老许是一石三鸟!
首先是第一轮养殖场出栏的猪,要比最开始收购的平均重了五斤,这一项就多出来三千多块钱。然后是第二个养殖场有近五分之一的生猪,也达到了收购标准。这是因为老许抢了工期,两个养殖场投入使用仅差了半个月。最后就是两个养殖场攒了将近十吨的鸡蛋,以及一万多只小公鸡,都一次性的卖给御八珍食品。这几项叠加在一起,一下就有二十五万的进项,这巨大的碾压性优势,让老许在一众乡镇里再次拔得头筹,在领导面前大大的露了个脸。
大安现在光养殖场就有六个,这也是他死缠烂打的辛苦所得,这一项就增加了将近两百人的非农岗位。未来还会每月增加一个养殖场,到年底还会增加一百个岗位。再加上禾丰二厂投入使用后,不止有源源不断的饲料从这里运往外地,更是让两百多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些都让大安脱去原有农业属性,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工业大镇。而厚德食品火腿肠项目的落地,又会给它增加了一个现代化的工厂,以及上百人的就业。
“老许啊,大安这一下子算是彻底翻身了。”谢县长是特意赶过来帮老许撑场子的,见许乡长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打趣道:“今年县里十八个乡镇再评比,你算是致富标兵了。”
“县长,我这也是小场面,还是沾您的光。大安现有六个养殖场,这才两个有收成,等年底咱县八十多个都建好了,明年还不得腾飞啊。”许乡长很清楚花花轿子抬人的真谛:“再说了,上个月您推广的一期散养计划,一下子就是十万多只小公鸡出栏,那可是五十多万呢!只不过是散在一万多户家庭里,不那么显眼而已!所以才有了二期的散养计划,一下子扩大了十倍都不止。”
“唉,可别提了,为这事老陆没找我拼命!”谢凌峰诉苦道:“做一期散养计划的时候,老陆就是挪用了其他地区的种猪,才给咱们凑上了三千多头。这次再扩大,种鸡还好说,孵化比较快,各乡镇沥沥拉拉的也都整上了。可这种猪就没办法了,老陆问我,有没有一点常识,猪受精到下崽儿得四个月。这三四万只猪羔子,就是他会下崽儿也来不及!那唾沫星子喷我一脸。”
“县长,那我们养殖场会不会受影响啊!”
“这倒是不会!老陆从四月份就开始做储备了,而且很多养殖户都用自己的老母猪繁育,经常会违约不拿了,这就给咱们创造了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