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可得好好请教一下老陆大哥!这要是能行得通,一个奉天就能开百十家肉店,咱这利润就更高了。”
“咱们占住几个好位置,其他的可以发展加盟店。肉店可以和御八珍一样,着重把咱厚德的品牌做好就行。”
“这个好推广么?”妈妈担心道:“别把肉压在咱自己手里,这东西可不好放啊。”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只要有利润,这些卖肉的不用推广,自己就开始学了。”从业这么多年,姬子栋对屠夫这个群体的智慧,还是很有把握的。应该说,这是商人逐利的本质决定的。“至于杀完的那些猪,都在冷库放着呢,十天半拉月的都坏不了。”姬子栋怕妈妈担心,继续讲解。
“我在市图书馆看到过一个资料,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几乎不吃冻肉或热鲜肉,而全部是消费冷鲜肉,并且已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姬子玉记不得后世冷鲜肉的概念,在国内是什么时间开始推广的,但西方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推广。
“排酸肉是指屠宰后的畜肉迅速冷却至0~4℃,并在后续加工、运输和销售中保持该温度范围的肉类。这一过程通过低温抑制有害成分生成,同时分解已生成的有害物质,改善肉质。咱们杀完的猪肉可以放进冷库里,达到相应温度后,再用冷藏车运输到自己的门店,放在门店的冰柜里保存,这样的价格更高,肉质也更好,对咱们的品牌建设非常有好处。”
“啥玩意?”大哥问出了全家的疑惑。
“排酸肉,准确的说应该叫“冷却排酸肉”。”姬子玉不得不继续扫盲,“冷鲜过程中,酶的活性和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确保了冷鲜肉的安全卫生。而且经历了较充分的解僵成熟过程,肉质变得细嫩,滋味变得鲜美。同时,冷鲜肉在冷却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干油膜,不仅能够减少肉体内部水分蒸发,使肉质柔软多汁,而且可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延长肉的保藏期限。冷鲜肉的保质期可达一星期以上。而一般热鲜肉的保质期只有l~2天。再者,经过冷却“后熟”以后,会使肉的嫩度增加,肉质得到改善。”
“你说的咋那么邪乎!这大学生唬起人来还一套一套的。”大嫂不信。
“净瞎扯,那肉冷冻后也不好吃啊!又柴、又硬,味道也不好,咱们十年前竟是吃冻肉了。”妈妈觉得自己对这事儿很有发言权,老儿子吃冻肉的时间太短,没有经验。
“是啊!以前的冻肉味道差,大家买肥的靠油还行,瘦肉就没人乐意要。有一次明娇他爸去买肉,就给的瘦肉,我还去把供销社的人给骂了。”表姐年纪大一些,对那个年代的记忆更深。
“冷鲜肉的温度是0—4度,零上的温度,猪肉不结冰。冷冻肉是在零下保存,猪肉都结冰了。这里面的技术差别很大!”姬子玉解释完,又对大哥道:“相关的资料你找陆教授找一找,他有很多外国的同学,搞一些相关资料应该容易。到时候可以让农大做一个相关课题的研究,咱们可以在奉天做一些试点。”
“这玩意费力不讨好啊!老弟。”姬子栋搓着下巴上的青胡茬:“这又是冷藏车,又是大冰柜的,成本可得加不少,得卖多少肉才能收回成本?再说了,这肉的价格一高,买的人就少了,咱的风险也相应也就更高了!”
“大哥,从企业短期利益来说,你的想法没毛病。但咱们要建立自己的零售门店,就需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你看啊,咱们前期就弄个十家、八家的,放在一些政府、铁路局、电力家属楼附近,这些人的条件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咱们的产品要是真的好,这些人会接受,然后就会影响到周围的人,这样一来我们厚德的口碑就起来了。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咱们的规模就会扩大,成本也会降低,利润也就越来越高。”
“你俩让我算算账!”二嫂拿出一个算盘,边打边嘟囔:“一台中型冷藏车就算六万,前期给二十个门店配货,一个门店分摊六千成本;一个门店需要一个冰柜又得三千,这要是分十年折旧,每个门店一年多出来九千成本,一年365天,一天就算卖200斤肉,一斤肉多出来一毛二分三的成本。这个月猪肉是2.3元一斤,涨幅在5%左右。”
“5%算啥啊!这也算高科技,咱最起码也要多卖个10%-15%才行。咱们国家现在的发展很快,先富起来的这些人的需求就足够我们吃饱了。而且咱们的这个产品只要是能推广开,就可以直接开到京都和魔都,只要在三五年之内占了这俩市场,咱的品牌就起来了,剩下铺到全国就是个时间问题!”
“这玩意还能卖到京城?”妈妈有些吃惊,京都是啥地方,那可是首善之地,国家的中心啊。
“别的肉不行,但咱们的冷鲜肉肯定没问题!”虽然不知道后世是哪一年开始推广,但和它匹配的冷柜,最起码要便宜一半以上,才能具备城市推广的基础。而现在冰箱还没开始普及呢,冰柜咋也要十年以上,这就是给厚德食品留出来的时间窗口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