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缺钱吗?”二虎问子玉的意见时,子玉反问他。
“缺钱是肯定的啊!”二虎笑着说,“但也不是等米下锅。”
“那就先别卖!等过了元宵节你再过去,不管别人给你开啥价格都别卖。老习那里就说我不想卖,家里都让买成股票。”
“啊,还买股票啊!是不是还得用钱?”二虎不太懂这个。
“你听我的就行,钱的事不用操心!算我借你的。”
“行,反正我也不懂,跟着你走就完了。”二虎也没有矫情。
下午三点多,二哥和马爱军也赶了回来,姬家摆开八张桌,才勉强放下所有亲属。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天的厨房包给了区里的饭店,他们派了几个厨师和服务人员,女眷们彻底解放出来,所以倒酒的时候,兴致都很高。
酒杯倒满,依然是四叔开始讲话:“去年我就不想讲,就怕一直干这个,惹得大家烦我。可谁让咱最小呢!所以还得让大伙停停筷儿,听我唠叨几句。”
下面一阵哄笑。
“姬家的亲朋好友、子孙后人,过年好。从去年开始咱姬家就有了族产,也有了族规,也有人用这个钱做投资,大家之前也应该听说挣着钱了!今天是我们家族的第二次新年聚会,我再继续说一下这个家族基金的使用规则。这里面有修改的地方,大家要注意听啊。”
“去年大哥一家经营的御八珍,在大家伙儿的帮衬下越来越红火!不止生意越来越大,门店越来越多,还开了东方即白和厚德两个公司,所以今年为加大对家族的支持,又拿出来三十万做族产。”
下面掌声阵阵,大家也都看向子玉一家。
“去年呢,子强也用这个资金创业,干了个金属机械厂。一年时间累够呛,不过效果挺好,不仅提前还了去年的借款,还要从今年开始按2%的比例给族产做捐款,今年是第一年,他拿出来三万块钱,现在咱们的族产就是43万了。”
“也是受这个启发,年前咱自己家人就有活心儿的,准备自己做企业,遇到资金不足的,就申请了这个家族扶植金。下面我就根据实际情况,说一下我们老哥几个的决定:
第一个是你们的表姐夫董春海要成立室内装修公司,帮着御八珍和相关企业做门店装修整改,我们几个老家伙觉得前景挺好,所以这一万五批了,明天取钱!”
“小董这事为啥能批,就是他本身是木匠,又跟着御八珍干了一年,门店的装修他都是门儿清的。而御八珍今年的开店数量会增加,没有时间再操心这事儿,就把这一块的业务包出去。小董是亲戚,属于近水楼台,所以我们觉得他有干好的能力,又有干好的机会。”
“第二个是三哥家子珍的对象任大海,原先在冷轧厂的二集体做销售,这两年效益不好,所以琢磨着要在旁边的浑江做饲料批发。我们觉得这事儿靠谱,所以也批了这个借款一万元。”
“第三个是表姐家的小健和小凤,他们准备在流氓市场卖服装。小凤学的就是裁缝,小健又在煤河做过几年水果生意,一个有技术,一个有经验,所以我们也就批了他们两万块钱的申请。”
“第四个是二哥家的子玲,要在煤河开一个经销店,批发兼零售。这个你们都不陌生,反正就是勤行生意,撑不死、饿不着。他们原计划是要借两万,但我们几个合计着有一万就能干起来,所以就先批这些。视半年经营情况再定,给不给增加投入。”
“最后一个是大嫂的二弟李秀武,准备开一个饭店,要借两万块。但我们觉得他既没有经验,也没有手艺。而且饭店属于做熟人生意,他除了姬家的这些亲属,也没有其他的关系。不具备干这个饭店的条件,所以此次申请不予批准。等下次再琢磨其他合适的生意,可以继续申请,两次创业的机会仍然予以保留。”
四叔讲完几个申请的前因后果,众人反应不一。被批准的兴高采烈,没拿到的脸色阴沉。不过这样的示范效应,还是让姬家的亲属们心头活泛起来。所以接下来的酒宴,便成为有心之人交流的平台。
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创造了大量的致富和创富的机会,为什么那么多人与机会失之交臂。究其原因也不外乎几种:没资金、没人脉、没胆子。而前两项都是属于可以创造的客观条件,最后一项则是很难凭自身努力达成的主观条件。
东北这个辉煌了半个世纪的老工业基地,人们习惯于集体生活,集体思考。所以等、靠、看的固化思维很严重,姬家的这种引领就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亲属们能近距离的看到别人的成功与失败。成功会给人信心,而失败也还会有另外一次翻身机会。这样在无形当中就把胆子给大家壮了起来,而他们作为姬家亲属,资金和人脉也不构成约束,成功几率相对就更大了。
“小舅,我觉得你干饭店还不如干酒厂,最起码你喝酒比较擅长啊!”姐姐见小舅一直闷闷不乐,于是上前劝酒。以前在鲁省,这个舅舅带着她玩儿,感情很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