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利用这个时间和刘景瑜谈了几个仿制药品企业,他们准备把这些产品引入国内生产。这时候的国内药品审批管理很不完善,各省的省局就有审批权,而吉省后来正是以大胆审批而着名,所以他们只需拿到相应的技术,就可以在国内复制。
在国内,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新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但未提出仿制药的概念。这阶段国家刚开始着手建立现代药品监管制度,1998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1999年发布《仿制药品审批办法》,此时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
2001年我国加入WTO,才正式规定不能强仿那些受专利保护的原研药。2002 年出台了第一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从此仿制药行业开始腾飞,仿制药行业进入了一个疯狂的时期。所有的药厂都在拼命申报项目,尽可能多拿批文,2006 年中期达到了顶峰,短短 4 年里前药监局批了太多的许可证。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多人钻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漏洞。它虽然要求口服固体制剂要做生物等效性试验,但标准定得很低,比较的对象也不固定。申报与审批环节中又留下了太多人为操作的空间,使得造假变得极为容易和便捷。这就导致一大批本来不具备生产仿制药能力和资质的企业,轻易地拿到了许可证。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原研药的厂家批文还未拿到,仿制药企业复印的材料就已经过审,甚至上市销售!这就极大的挫伤了药企的研发意愿。
据后世统计,国内的18.9万余张药品上市许可证中的95%是2007年以前发放的,分布在将近5000家药厂手里。几乎任何一家药厂手里都有十几张甚至几十张许可证,同种药品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在生产,所以后世90%以上的知名药厂,研发几乎没有投入,而营销费用可以占到总费用的60%以上。
山城的情况更是如此!
在成为医药城的过程中,山城的药厂在短短的几年内,就由53家变成87家,不止批文是雷同的,就连生产工人、技术员可能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重复生产的最大弊端就是销售价格的内卷!最初的几年,不管谁家的药品销售有起色,都会有一堆的兄弟单位,排着队的去砸它的饭碗。挖墙角、掏地洞,无所不用其极!销售员也是生张熟魏、朝秦暮楚,没有丝毫忠诚度可言,这也是逼得很多企业集资、贷款,砸钱做广告树品牌、建队伍。
在残酷的市场拼杀下,留下了几个颇具规模的企业,但更多的却是倒在了前进的路上。上一世,子玉就是千万销售员中的一位,身挂六厂委托,卖药卖的怀疑人生。这一世,有了于谦林这张王牌,他可不想让山城再走老路。
“刘叔,这家药厂的五个仿制药和两个原研药的授权,你再帮我想想办法,争取能一千万搞定。”子玉盘算着自己的小金库,看看还有多少可用资金。
“这东西过两年就会被替代,现在我在港城的药房,已经不再销售此类产品,你确认要花这个钱?”刘景瑜不解,他在山城的药厂都是生产中成药,对西药他是一点也不想沾手。
“国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还是有市场价值的,尤其那两个头孢类的仿制药。”子玉知道市场的发展轨迹,这时候国内抗生素,还是头孢氨苄这个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天下,未来十年哈市白天鹅的这个品种将制霸国内市场。
“等我找几个人慢慢去磨吧。”刘景瑜叹口气。
“刘叔也帮我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人才和产品。”姬子玉没有说沪市研发基地的设想,那还有些早,他的资金和人脉都没有准备好。
8月6日晚,沪市传来消息,经过两天的谈判,梅洛尼公司最终以235万的价格,卖给福达一条年产10万台的冰箱、冰柜生产线,并在三年售后的基础上,又延长了两年时间,工时费和差旅费也都涵盖在总价里,这就无形的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交工时间也大大缩短,预计在合同签订的45天之内就会发货,10月底就能安装调试完毕。
“感谢英俊哥的斡旋!”姬子玉安排好款项后,笑着对埃德蒙表示感谢。
“你小子啊,可得请我一顿大餐,嘴皮子都磨薄了一层。”
“没问题,下次沪市见面,地点任你挑。”
“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埃德蒙笑着挂断了电话。
姬子玉原计划是9日回奉天,10日回山城上课,但合同提前签订完,他就要赶紧飞回去安排一下后续的事宜。突然改变的行程,让本就不舍分离的小倩情绪低落,在夜晚疯狂输出抵死缠绵。第二天转机飞回奉天,子玉宛如散架了一般,再坐车回到山城,就疲惫欲死了。姬子栋和姬子强也是撇下继续参观的技术人员,和子玉一起回到了山城,投资是大事,需要家人一起研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