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不是重镇,是个小县城,城墙年久失修,官军不到三千,都是些边缘军队,本来战斗力就不高,加上朝廷几年来财政困难,他们基本没有什么补充,六万农民军浩浩荡荡围上来,知县吓破了胆第一个逃跑,剩下的县主簿临时指挥,虽然征调了两千余青壮上城防御,奈何农民军人数众多,历经数次攻守,仅仅两天时间,就被攻破,只是由于随县太穷,农民军即使占了这样一个县城,依然得不到多少补充,尤其是人员上的,湖北已经被史可法严令赈济,民心暂时心向朝廷,所有人都躲着流寇,马守应罗汝才命令抢抓壮丁,也无法进一步发展壮大,总感觉到哪里不对,觉得怎么自己手下有一种懒洋洋的感觉,甚至以前跟随自己的人马中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逃兵,不过他们没时间认真思考,随州近在咫尺,需要当机立断,是攻占随州还是驻留随县?两个人一商量,觉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随县太小,六万人马每天消耗太大,若被官军追上,凶多吉少,必须一鼓作气拿下随州,才不至于一直吃襄阳收获的老本,因此修整三天后,开始向随州进发,意图一举拿下这个城池。
哪知道洪承畴已然到了武昌,迅速调整了部署,将本来准备驰援荆州荆门的湖北巡抚标兵和湖北总兵的一万多人马,调往了随州一线,短短几天里加强了随州的城防,他所以这么做,一个是左良玉部五六万人马固守荆门荆州,光守城把握很大,又给了他三十万两银子,命他立即就地巩固城防,目标是只要守住这两个中原重镇,不需要他野战追击,现在只有北面的随州比较空虚,所以必然加强。另一个是洪承畴的私心,这个左良玉骄横跋扈,多少次不听他和孙传庭的调度,已经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军阀,所以这次他有心想让左良玉消耗,其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崇祯也是看在眼里,知道这个左良玉桀骜不驯,洪承畴估计这次左良玉即使全军覆没,皇帝也不会有半点同情,反正作为最终的杀手锏神兵卫在孙洪二人这边,那些个尾大不掉的军阀,能消耗掉当然最好,免得以后做大。
一场大战又在中原大地上展开,这次不是追击战,而是防守战,把握比以前大多了,官军屡次失败,最大的因素不是力量不够,而是跟在善于游击的流寇身后疲于奔命,被流寇抓住机会,设伏围歼,导致一次次损失,而这次更多的是坚壁清野固守坚城,纵使流寇声势浩大,要想一个个把城池攻下来,也是需要付出重大代价,很可能导致伤筋动骨,极大挫败李自成等人的雄心,最好是让他们自己知难而退,真心向朝廷投降,这也是神兵卫诸人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喜欢明末之天降神兵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明末之天降神兵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