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走的时候并没有派人通知多铎,在他看来,如果多铎能端了明军老窝最好,端不掉,凭多铎的机智也一定会尽快撤退,不会重蹈阿济格的覆辙,最关键的是多尔衮真的被明军打怕了,自打娘胎里出来就没见过如此多的大清勇士倒在战场上,而且仅仅是一个时辰都不到,如果算上岳托多弼阿巴泰阿济格的损失,大清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失去了五万勇士,如果再加上蒙古人,还要翻一倍多。
这些损失是努尔哈赤起兵到归天都没有过的,实在太过吓人了,对面真不是人啊,如果不是自己当机立断回撤,很可能还会有大量勇士葬身此地,大清将永无翻身之日!
他回撤的速度不快也不慢,一路上一言不发,脸色苍白,跟随他一起的十几个将领也都是面色铁青,连后面哨探赶上来汇报,说明军停下了,并未追击,他也只当没听见,一个多时辰后,全军到达义州城,豪格和济尔哈朗都急切地迎出城外,范文臣,佟图赖等人也是跟在后面,看到多尔衮等人面无血色,就感觉到大事不妙,当多尔衮简单说起前锋营短短一刻多钟全军覆灭时,所有在场的清军将领都被惊呆了。
济尔哈朗还想问清楚,但多尔衮却不再多说,而是回头将自己的镶白旗正白旗人马召集一处,将其余各旗人马交割给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肃亲王豪格,并说道“义州城不是能守则守,不能守再说,而是你们要将所有人马尽快撤往盛京,得快,否则我大清危矣!内中缘由我自会上表向皇兄说明,并请削去王爵,但此处绝不可久留,我御下人马先走一步了,就不进这义州城了。”
说着多尔衮抱拳向济尔哈朗豪格一拜,随即跨上战马,带领他手下一万五千人马头也不回绕城而过,济尔哈朗追上前去,高声问道“睿亲王这是要先回盛京吗?”哪知道多尔衮回头犹疑了一下才回答道“不,侄儿是回赫图阿拉”
济尔哈朗眉头紧邹,愣了愣,马上明白了这次和明军面对面野战给多尔衮留下的阴影有多大了,冒着违逆皇太极的巨大风险,也要回到祖辈发迹之地,而不是去盛京会合皇太极,等于是说他已经不看好皇太极能抵御明军进攻了,几乎就是在自立门户了,去遥远的赫图阿拉,绝对不是和大明决一死战的,而是准备后路了。
济尔哈朗不再言语,打马回城,招来所有剩余参战将领,详细询问了战斗情况,对于清军决战的阵势无可挑剔,如此短暂的时间,汉军旗溃散,乌真超哈团灭,蒙古军溃散,前锋营两万多将士全军覆没,而对方几乎没有损失,这种神鬼莫测的新式军队,任谁也再没有胆量将中军后军全送进去,多铎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带队侧击明军还没回来,多尔衮就匆匆撤退,绝对是已经明白自己远不是对方的对手。
济尔哈朗豪格都被感染,如此可怕的战斗力,就是皇太极在场,也不得不撤退,否则大清能回去几个都没人能说清,范文程,佟图赖等人也是面面相觑,没料到明军两年多没见,脱胎换骨到可以呼风唤雨外加天打雷劈,这传说中的神兵太可怕了,皇太极精心准备了两年的心血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济尔哈朗还想参考范文程他们的意见,被豪格拦住了,“不用问了,留在大明的诸多细作都无法打探到多少,更别说这几个汉人了,大清遇到了强敌,无需多说了,还是按睿亲王的意思撤回盛京吧”豪格是见识过神兵手段的,对于打赢这支怪兽军队从开始就没有把握,对于他来说,能把完整的镶黄旗正黄旗人马带回盛京就算是有功了,至于锦州和义州城,说实话,已经不再重要了。
询问了几十个参战将领,济尔哈朗明白了自己即将面对怎样的对手,多尔衮能走,他可不能走,大清只有战死的郑亲王,绝不会有逃跑的济尔哈朗,为了父汗努尔哈赤建立的基业,他必须战死在这里,为后面的皇太极争取时间,于是他思考了一下,缓缓对豪格说“大侄子,你带所有人马速速回京吧,我正蓝旗镶蓝旗全数留下,你阿妈那边需要时间,大清不能亡在你阿妈手中,这里有我,城在人在,城毁则人亡!”
听闻此言,所有人都明白郑亲王是在和大家诀别了,豪格咚的一声双膝跪地,重重磕了一个响头,眼泪都下来了,只说了句“侄儿领命!”然后站起身来,开始吩咐诸多将领做好准备,收罗回来的将士,定于明日清晨全体班师回去。
得到卡伦哨探通知的多铎终于兜到了明军后方,会合了苏克萨哈部三千铁骑,然后一起观察苏克萨哈发现的明军营地,透过灌木丛已经能够隐约能看见明军新军营寨了,真的发现没有任何鹿杈拒马,只有一圈圈的细铁丝围着,而营寨前面地势平坦,很适合野战,再一眼看去营寨里面留下的明军并不多,大概不足一万,真是天赐良机,他马上命令几波卡伦哨探左右纵深探查,看周边有没有其它明军,然后命令两万余将士做好准备,他要来个快刀斩乱麻,一路杀进明军后方,然后配合前方多尔衮来个前后夹击,一举打垮这股心头之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