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一边走,一边避开脚边一个坑洼,皱眉道:“所以你当时所讲的上好天地,到底是平坦大道,还是潮湿泥泞之地?”
宋明远幽幽叹气:“上好天地,自然包罗万象。”
玄武不懂。他摇头,说道:“我实在不明白,天地上好在哪里......会令你念念不忘,这魏河镇我不论是冷眼还是热眼相看,都不及你的九日归万分之一。”
这句话玄武说的没有讽刺,真心诚意的很。当年只在言语和人间事中的上好天地,如今现在眼前。
玄武却没有了当年那么多的好奇。
他跟着白曦在魏河镇一年。
见了春日柳芽,夏日荷花,秋日落叶萧索,冬日红梅绽放。这一切令他熟悉又新奇。因为这些他都在宋明远瀛洲的九日归见过不止一次。
可是直到他亲生来此人世间,他才知道真正人世间和九日归的不同。
春日柳芽尚且出头,就会被百姓薅个干净下肚充饥,要看到春日的柳芽,常常要到初夏,到了初夏,春暖花开,魏河镇便的江边破冰,有鱼可吃,有野兔可打,有蕨菜,有椿芽,有小鱼逆溪流而上......有了这些其他的可吃之物,玄武才能看到真正且从容的春日柳芽。
今年荷花开的季节,镇上淹死了一个孩子。
那个孩童下荷塘捞鱼,却在水底遇到水草缠绕手腕,挣脱不开而溺死。孩童的母亲哭的不能自己。晕厥了数次,却在料理了孩子的丧事之后,把锅里的菜粥吃了干净。镇上的女人很是可怜这个失了孩子的人家。玄武听到议论,说前年如何如何,再年前又如何如何,原来这镇上的荷塘每年都会淹死一个孩子。
每年都会有一个。
今年特别早。
镇上其他有孩子的人家,不约而同松一口气。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今年是逃过一劫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填平了这个荷塘呢?为什么还许孩子去荷塘玩耍呢?
这个问题听得镇上的大人孩子都纷纷惊奇了睁大了眼睛。仿佛玄武说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镇上的羊,生了一只猫。
镇上的大人说:“为什么要填平?这荷塘夏天有鱼吃,荷花和荷叶还能煮水喝了避暑,秋天有藕,到了冬天,晒干的荷叶和莲蓬带回家还能烧火取暖。这填了荷塘,镇上的人要少好几口吃的。”
小孩也说:“孩子就是要玩啊,而且我们又不是只玩,我们抓鱼回去的。抓鱼,捞田螺,捕捉小虾,又好吃又填肚子。”
镇上大人小孩说的一通呱唧。他们以为玄武的沉默是听明白了。其实玄武没听明白。
秋日落叶萧索,原来很容易引来山火。孩子们上山抓松鼠,喜欢点火熏烟逼迫松鼠出洞,等松鼠跳跃进孩子做的陷阱。他们眼巴巴等着一顿松鼠肉。殊不知那山上有山神,恼恨镇上孩子祸害松鼠,本就恼怒。得知镇上来上尊和大君,纵然知己渺小卑微不敢视上,依然一状告上了玄武大君面前。
玄武耳听状诉,眼前却预料到了一场足以毁掉小镇的山火。
玄武耳边诉状听罢,响起白曦幽幽一句:“上天有好生之德。”
玄武道:“我便是上天。”
孩子们今日空肚而归。还淋得落汤鸡数只。原本那烟火已起,松鼠眼看就要掩藏不住,这天干秋燥之时,却忽然莫名降下一场暴雨。
浇地山中清透。浇地江水暴涨,原本在江中采割入冬最后一批水草的男人手忙脚乱互相帮忙的从江中探头而出,那院中的女人慌忙抢救院子里正在晒的成品,小孩子大惊小怪,在街上奔跑,各回各家。
这一场雨来的匆急,男人抹一把脸,抹去脸上的雨水,连带愁苦也掩去半分。镇上老人脸上皱纹深重,纹路沟壑每一条都藏着叹息:“今年冬天,不好过。”
今年冬日,不好过的镇上的人,那红梅依然迎着风雪怒放。雪白红梅,甚是好看。大雪阻了魏河镇唯一那条陆路。今年最后一次上门收物的商队被拦在半路。钱送不进来,药也给不进去。
魏河镇镇长的老父,最终没有挨过这个冬日。
那梅花开地傲然,顶着风雪,顶着镇长悲痛欲绝的哭嚎。
玄武把这一切告诉给了宋明远,说:“这人间上好天地,我没看出来。”
玄武一脚踢飞脚边一颗圆石,讲:“还是九日归好。柳芽是柳芽,落叶是落叶,百鸟鸣,百花开。红梅绽放就绽放。没有那么多愁苦在其中。”
“人间百态,人间百味,便是这种复杂滋味才显得并不无趣......”宋明远看一眼被玄武踢飞的圆石,那圆石滴溜溜滚进草丛,趁着无人看到,立刻长出软绵长脚跑进一边的矮洞中。
宋明远不动声色,目光转回,继续说:“九日归只有美好,初见欢喜,看得久了,就会无趣。就如美人,美则美矣,若无灵魂,天长日久,即便容色不衰,也不会恩爱长久的。”
玄武说:“我不懂这些,只明白,这一年所见,叫我不痛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