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若水这边早已经收拾停当,正准备带着五百御林军和太医们出发,忽然看到一名士兵匆匆跑近,对若水行礼,说是大将军吩咐,让太子妃暂缓启程。
若水追问原因,那士兵回答道,是山匪围住了寨门,前来向乐大将军讨敌叫阵,并说乐大将军已经率领着黑衣鬼团的将士们,开了寨门,正在寨前迎敌。
一听到这个消息,若水就呆不住了,她早就想见识一下乐正毅率领麾下的将士们英雄杀敌的本领,左右一打量,见石柱上拴着几匹战马,她快步走过去解下一匹,轻轻一跃已经纵上马背,身法轻盈,看得那名报讯的士兵呆住了,连忙问道:“太子妃,大将军有令,让你们千万不得出寨。”
“知道了,我去寨门前瞧瞧将士们杀敌的英姿去。”若水双腿一挟,那战马训练有素,马上撒开四蹄,向寨门前奔去。
那士兵不敢拦阻,只好迈开双腿,追在若水的马后,希望能够赶得及在寨门前阻住太子妃出寨。
若水奔到离寨门前十数步的时候,便发现在门口的异常,用力一勒马缰,那战马便停下了脚步。
她凝望向外瞧去,只见寨门大开,门前三百黑衣鬼团的士兵们排成了一个阵形,而乐正毅骑在火龙驹上的身形格外显眼,他在队伍的前列,而杨吴和郑铮一左一右护在他的身畔,对面,是将近数千人的匪队,一片乌压压乱糟糟的跪倒了一片。
看到这个情形,若水不由得大奇,心想,难道这些山匪是来投降的?否则为什么一个个跪在地上,那乐正毅不会不肯受降,而非要将他们一个不剩的全都剿灭吧?
她策马缓缓走近,想要一看究竟。
离得近了,她一眼就看到对方队伍的前方,跪着一名中年魁梧汉子,显然是那伙盗匪的首领,他声若洪钟,正在向乐大将军求情。
若水听了几句,目光落在对方那群山匪身上,见他们人人没拿兵器,不由微微一怔,再听到那程老大说愿意以命换命,只求自己能够救他们匪窝中的弟兄们的时候,她忍不住动容,对那程老大深深地注视起来。
察其色,观其容,看其行。
若水很快就断定,这位山匪的头领程老大说的是真话,他没有说谎,这个判断让若水心中越发的怀疑起来。
这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来换回患病弟兄们的可贵情操,会出现在一伙打家劫舍、无恶不作的山匪身上吗?
而且这程老大明显不是一个人,他身后有千百名弟兄都愿意和他一起,以命换命。
这样一群深情重义的人,会做出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来吗?
若水觉得难以置信,眼前的这群山匪和自己听闻的是同一伙人。
他们,当真是山匪吗?
若水越看越觉得不像,眼前这一伙人,分明是一群普普通通的百姓啊!他们虽然长相粗犷,言语粗俗,明显是没读过什么书,但眉目之间却透出一股浓郁的憨直之气,一个个像是以种庄稼为生的田间汉子。
俗话说面由心生,一伙以打家劫舍为业的匪徒们,那眼神中透出来的狰狞凶霸之气,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若水越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她听到那程老大再三要求见自己,要求自己去救治他的弟兄们,忍不住拍马上前。
军士们听到身后传来的马蹄声,纷纷回头,看到若水,一个个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不由自主地给她让出一条通路来。
若水骑着马从人群中穿行而出,乐正毅和郑杨二人回头,看见是她,乐正毅眉峰微皱,没有说话,郑铮和杨昊二人分从左右抢上,拦在若水的马前,劝阻道:“太子妃,这里危险,您赶紧回去寨里去。”
程老大听到“太子妃”三个字,马上抬眼向若水看去,远远地果然看到一个少女骑在马上,忍不住高声叫道:“太子妃,小人程老大给您老人家磕头了,求神医太子妃救命!救救俺们那些快要病死的弟兄们吧!太子妃,小人求你了!”他回头对着身后的众人一瞪眼,吆喝道:“兔崽子们,都愣着干什么,快点求太子妃救命啊!”
山匪们这才反应过来,嘴里乱七八糟地呼叫着:“求太子妃救命!”
“太子妃您大慈大悲!您要是救了俺们的兄弟,俺们一辈子给您烧香磕头!”
乱成一片。
郑铮和杨昊挡在若水身前,四只眼睛警惕地看着山匪,只要他们一有异动,他们准备马上护着太子妃进寨。
若水看着那群不停地对自己磕头的山匪,或许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山匪,而是一群无无辜的百姓,忍不住拍了拍手掌,提气说道:“程老大,叫你们弟兄们全都站起来!你们要是再跪着磕头,我就绝不出手相救!”
她这句话用了内力,吐字清晰,虽然在一众山匪们乱糟糟的叫嚷声中,仍是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程老大和山匪们马上闭上了嘴巴,直着眼愣愣地看着若水。
乐正毅和杨郑二人也听愣了,他们都听出来若水的言下之意,那分明是说,只要对方不再跪下磕头,她就准备出手相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