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军粮的生产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将面粉调成糊糊加热压缩,除掉里面的水份,使之结构变得非常的干燥而紧密。
加入鸡蛋,是因为鸡蛋不仅有营养,还是非常好的粘合剂。
古代修建坚固的城墙,就是用蛋清做粘合剂的。而加入羊奶、油盐、青菜末、肉末,则是为了确保营养丰富而健全。
在做出样品之后,陶应便对沮授道:
“你是现任的幽州刺史,后勤的事情归你管。离出征还有将近两个月时间,在出征之前,做一百万斤压缩军粮出来。”
“不行啊,将军,老夫没鸡蛋!”
“不会吧?”
“真没鸡蛋。”
“怎么可能,两个总有吧?”
“两个也没有!”
沮授脖子一梗,斩钉截铁的说道:“幽州这地方,这几年民生凋敝,你让老夫到哪去找那么多鸡蛋?”
……
这个倒是实情。
现在大汉天下,养鸡养鸭比较多的还是在江东、荆州、徐州等地,由于百姓们的粮食较多,养鸡养鸭的也就比较多。
如此一来,陶应也只好再帮沮授一把了。
“你将这个制作方法记录下来,再写封信给顾雍,让顾雍派人去徐州郯城秘密制作,两个月内,要制作至少一百万斤送来幽州。”
想了一下,又道:“模具方面,今天本将用的是单模,一次只能做一块。可让徐州的工匠们设计一种多个模槽的大型模具,一次做几十个都没有问题。”
沮授闻言,赶紧记下来,并从陶应这里借了一百名虎士亲兵,专门督办此事。
……
一百万斤压缩干粮,其实一点都不多。
按汉朝的计量,只相当于后世的22.4万公斤。陶应初步计划出兵三万多人,均分到每个士卒只有七公斤左右。
也就是大约二十多天的口粮。
当然,一百万斤的压缩干粮只是陶应给顾雍的最低任务,能多做一些,则多多益善。
除此之外,还有战马的饲料。
大冬天的,战马也是基本上没什么野草吃。都得吃携带的饲料。
于是,陶应又给沮授下了一道命令:将战马的饲料都碾碎了压成饲料饼,这样也就方便辎重携带。
这条军令,沮授倒是没有拒绝。
古代的汉人的战马草料,本来就是碾碎了的、炒熟了的大豆、米糠等等。浇上水变成糊糊,再用这种工具加热压缩一下,体积小了,也方便辎重运输。
……
至于为什么将这种事交给沮授来做,这也是为让了沮授感受到陶应对他的信任。
沮授虽然现在还没认主,不过,陶应看得出来,沮授其实已经归心,认主只是迟早的事情。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虽然,离出征草原还有将近两个月,但是,要做的准备工作还很多,大家都很忙。
……
冀州安平郡,曹操六万大军屯于饶阳。
与驻守范阳的张合遥相呼应,对河间的张辽形成战略上的压制,使张辽不敢主动向范阳或饶阳发动进攻。
双方处于一种对峙状态。
这几天,幽州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来。几乎全是坏消息,曹操整日心事沉重,愁眉不展。
这一天,军帐中正在议事,又传来了赵云全取上谷郡和代郡的消息。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曹操的脸色更加难看。
忍不住叹了口气道:“确如此前田元皓狱中所言,袁本初之子如犬豚尔。孤也想到了袁尚袁熙会败,但却没想到他们会败得如此之快!”
一众文武官员闻言,也都是默不作声。
曹操见众心士气不振,便又笑道:“不过,这样也好。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袁尚既亡,张合将军也就暂时没有了效忠之主。孤已收到张合回信,范阳五万大军愿随张合将军归顺于孤。
有张合将军及五万河北精兵投效,对孤来说,远胜与袁尚结盟。”
诸将闻言,便又精神振作了一些,齐声说道:“大王英明。”
此时,又有司马懿出来进言道:“属下建议让张合将军直接放弃范阳,退回饶阳。”
此言一出,便有陈群站出来反对道:“范阳乃是幽冀之间军事重镇,岂可轻易送人?”
“此言谬矣。”
司马懿笑道:“范阳是军事重镇不假,对于幽州来说,说是幽州门户亦不为过。
但是,现在陶应已经几乎全取幽州,而冀州的河间国和勃海郡也是陶应的地盘,咱们再守着范阳这块“飞地”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咱们来说,范阳已经不再是军事重镇,而是成了累赘!
陶应完全可以用张辽的军队拖着大王在安平饶阳的军队,然后用重兵围困范阳,使范阳成为一座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孤城。
孤城久守必失,若是陶应大军围攻范阳,难保范阳守军不会向陶应投降。因此,还是早点将这支大军收回主公身边为好。”
曹操闻言心中大惊。
实际上,这也是曹操心中担心的事情,只是考虑到范阳是幽州重镇,有些舍不得就这样拱手送给陶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