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郡免税十年,这并不是陶应在开玩笑。实际上,陶应还想将上郡的土地税收永久减免!
上郡不产水稻。
没有高产作物,只有种植粟、菽(大豆)等旱地作物。黄土高坡上产量也不高,一户人家一年忙到头,能解决温饱问题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的地方,还收他那点税收做什么?
聪明的执政者,不应该只盯着农民口袋里那几个子儿,应该着眼于大处,谋求长远的发展。
不贪国难之财。
不取天灾之利。
不夺贫弱之食!
这是为政者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只知道压榨底层百姓,那是断子绝孙的封建统治者才干的事情。
……
分田到户,则是对应于“集体屯田”。
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
军屯,其实就是后世的……前苏维埃的西伯利亚“建设兵团”模式。这种模式,始于我国汉末的曹操关中屯田,而全盛于后世二战之后的苏维埃。
民屯,其实就是……集体农庄。
以及某个特殊历史时期……前苏维埃的人民公社集体化。据说现在的金大胖、金二胖、金三胖他们一家子,都还在搞……“全民屯田”。
这也是始于我国汉末的曹操关中屯田,全盛于后世二战之后的苏维埃,而金大胖他们祖孙数代,则是……历史遗产的继承者。
屯田就是苏维埃的集体化,
苏维埃的集体化就是屯田。
就跟“失足女”和“性工作者”其实就是妓者一样,以及“转进”就是败逃一样。中华文化“勃大精深”,只要换一种说法就会让人耳目一新。
较之集体屯田,在汉末这个时代。
分田给百姓无疑是更好的牧民手段!
……
(附录图片:每次去莲花山,我都会向这个人深深鞠躬。)
……
洧水,也就是后世的延安双洎水,史载:古有洧水可自燃。也就是河水中含有石油,可以燃烧。
在洧水的石脂沟边,大夏王陶应正在指挥灭火。
现在,整条洧水河全在的燃绕的壮观景像已经没有了。只有石油出口处还在燃烧。
而且,火势也比之前小了不少。
石油自喷已经变得很少,基本上开始变成了石油慢慢流淌。自喷主要是由于地层里面石油和天然气压力太大而导致,泄压之后,自喷就会减弱或停止。
但是,喷射口处,仍有大量天然气源源不断地泄出,这就导致了大火难以扑灭。后世的石油开采,一般都会将这些可燃气用钢管导出,在空中将它点燃。
如图所示:
……
(附录一,天然气处理图片。)
(附录二,长庆油田井喷图片。)
……
这种大火,是非常难以扑灭的。
已经有几个不怕死的冲上去,然后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见图片:
……
(附录图片:大夏军救火者。)
……
在尝试了多种方法均遭失败后。
陶应不得不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土山推进法。
也就是在喷火口四周同时堆土山,用土山将喷火口围在中间,并不断推进,最后使喷火口变成一个凹坑,再往凹坑里丢入……泥浆和雪球,雪水融化后,凹坑就变成了……泥浆池塘。这种情况下,大火自然就会熄灭。
后世的井喷事故,就是用泥浆去压制的。
这种方法简单而又粗暴。
但是,在滴水成冰的大冬天里,泥土都已冻结,要堆土山也不容易,估计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
方法已经有了,将士们正在执行。
陶应又来到一处空旷处,亲自指导安装随军带来的……汽油分馏设备。
这是一种只要汽油的设备,原理很简单。
如下图:
……
(附录:汽油分馏简图。)
……
在此期间,不断地有斥候过来禀报:
“禀报大王,岩湾庄屯田百姓起义,杀死屯田长,夺取武器,正向这里赶来。”
“禀报大王,黄丘坳的百姓起义,夺取了县衙,开仓放粮,响应大王。”
“禀报大王,锦溪村屯田百姓起义,响应大王。”
“禀报大王,古柳坪屯田百姓起义,响应大王。
……
“禀报大王,百姓们都在传唱……”
“传唱什么?”
“回禀大王,他们唱的是: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百姓难存活。早开门叩拜大夏王。
杀牛羊,备酒浆,开城迎接大夏王,大夏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够有大夏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都快活过一场!”
陶应闻言大惊。
这是把自己当成李自成了啊。同样是在陕西,同样是陕西民歌。相隔千年,歌词曲调却惊人的相似。
不过,这也是好事。
看样子,这上郡的大局已定,不会再有什么恶战了。
……
这些上郡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最近几年才迁移过来的。上郡原本已被杂胡占据五十多年,后来曹操派张合率军打败了胡人,将胡人的势力赶出了上郡,然后,大量迁移百姓来上郡屯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