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阳说道:“只是这样做,朕可就真的成为贪生怕死之君了。”
庄一凡说道:“皇上,成大事,何必在意一时得失,况且光复中原可不是一般的大事,而是彪炳千秋的大事,做大事就得有所牺牲,钱穆能够为光复中原做出牺牲,也是钱穆的福分,等到将来光复了中原,皇上再恢复钱穆的荣誉,臣想钱穆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皇上的。”
王华阳说道:“事已至此,也只有这样了,但是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给朕通报一声,不然下次受覆面窒息之刑的就是你了。”
庄一凡连忙说道:“臣知罪,臣以后一定事先通报皇上!”
王华阳说道:“钱穆写的“汉史大纲”你见过没有?”
庄一凡说道:“回皇上,臣有幸拜读过“汉史大纲”的草稿,“汉史大纲”钱穆是从腾龙二年便开始写了,内容虽然没有史记和资治通鉴详细,但是却将我中华数千年的历史大事都写了进去,可谓言简意赅,包罗万象,后世汉人看到汉史大纲,只需要读一遍,便能知晓中华数千年的历史和汉人的来龙去脉,如果大宋不能光复中原,后世汉人光复中原,仅凭这本汉史大纲就足以重建汉人历史。”
王华阳点了点头说道:“我中华有钱穆,何愁历史能断绝。”
庄一凡说道:“原本臣是想找一个无关紧要之人行此瞒天过海之计的,但是思来想去,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钱穆完成了汉史大纲后,想用自己的死去唤醒皇上和朝廷光复中原的决心,钱穆的汉史大纲已完成,最后的心愿就是以死明志,钱穆找到了臣,让臣将他带到朝会,臣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是经不住钱穆的民族大义,况且钱穆在民间的影响力要大于其他官员,钱穆如果因为谏言光复中原被杀,那么忽必烈相信的概率会更大,故而臣只能同意了钱穆的赴死请求。”
王华阳说道:“朕不会让钱穆失望的,只是这汉史大纲被钱穆的儿子带出了大宋,朕是担心这汉史大纲落到了忽必烈手上,那么钱穆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啊。”
庄一凡说道:“汉史大纲只有在大陆才会引起汉人的反响,臣料想钱穆不会让他儿子带着汉史大纲去别的国家,最大的可能是去大元,最大的可能是广州和泉州,皇上可立即让冯欢调查钱穆儿子的行踪,尽快找到汉史大纲,别让忽必烈抢先一步了。”
王华阳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朕会让情报司找到汉史大纲的。”
说罢王华阳让庄一凡退出内书房,同时宣刑部尚书宋安入内。
宋安进入内书房,立马行跪拜礼并三呼万岁。
王华阳让宋安平身。
王华阳问道:“钱穆也算是五朝元老了,三日后钱穆在菜市口行刑,你看怎么让钱穆走的更体面一些。”
宋安说道:“皇上,三日后是您大婚的日子,要不要将行刑日期往后推一天。”
王华阳笑着说道:“宋爱卿,你是想着等朕大婚后大赦天下吗?”
宋安说道:“回皇上,微臣有次想法,钱穆老大人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为大宋也算是辛劳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并且追随大宋朝廷从杭州到泉州,又从崖山到了神州城,并且重建了国史馆,对大宋功莫大焉,如此将钱穆处死,恐怕给皇上留下骂名。钱穆是五品小官,并不知道皇上的谋划,但是臣可以担保钱穆此人绝对不是目无君父之人,钱穆之所以在朝堂上辱骂皇上,也是想让皇上重拾光复中原的信念,但是皇上在秘密光复中原此等大事又不能直接告诉钱穆,如果将钱穆行刑的日期往后推,皇上再以大婚的名义大赦天下,钱穆自然就能无罪释放了,如此,钱穆的命可以保住,皇上的威严也不会受到损失。可谓一举两得。”
王华阳说道:“宋爱卿,做大事就得有舍有得,如果钱穆的死能够换来忽必烈的信任,想必钱穆也会欣然赴死的,大宋光复中原是一个长期计划,必须要谨小慎微,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如果一步出错,前面做的所有工作都将功亏一篑,朕要拿钱穆的命向忽必烈交一个投名状,其其格公主就是这份投名状的见证人,所以钱穆必须要在朕大婚那天死,并且还要是在其其格公主婚轿路过的时候行刑,朕要让其其格将这份情报传给忽必烈。”
宋安说道:“皇上,一旦杀了钱穆,皇上可就要背上背叛大宋,背叛汉人,贪生怕死,投降元人的恶名,如果光复中原失败,皇上可就是实打实的昏君,甚至会遗臭万年。皇上可要三思啊。”
王华阳说道:“当朕亲政那一刻开始,朕的命已经不属于自己,是属于大宋,属于千千万万的汉人,属于数千年文明的中华了,如果能够光复中原,朕何必在乎身后名,如果朕能够给大宋争取足够多的时间发展,后世之君光复了中华,朕这点牺牲又算的了什么?”
宋安跪下说道:“大宋有皇上,真乃大宋之幸,臣相信在皇上的带领下,大宋一定能光复中原。”
王华阳笑着说道:“一定会的。”
说罢王华阳向宋安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宋安便急急的准备去了。
喜欢大宋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大宋第三帝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