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路诸侯耳中。袁术听闻后,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淮南乃是他苦心经营之地,如今瘟疫肆虐,无疑是沉重打击。他心急如焚地召集谋士商议对策,谋士们也是面面相觑,束手无策。有人提议疏散百姓,可偌大的淮南,百姓又能迁往何处?况且在迁徙途中,瘟疫极有可能进一步扩散。袁术一狠心直接下令各地禁闭城门,不让人进也不让人出,至于生活在城外的百姓只能让他们听天由命,同时向各城下令,城中凡是出现疑似瘟疫症状者,不管何人,直接斩杀后焚烧。
曹操得知淮南瘟疫爆发,眉头紧锁。他深知瘟疫一旦失控,很可能蔓延至周边地区,威胁到自己领地的安全。于是下令加强边境关卡的盘查,严禁来自淮南的流民进入兖州等地,同时安排军医准备各种预防药物,以防万一。
刘备此时正屯兵小沛,听到这个消息后,长叹一声:“百姓何辜,遭此大难。”叹息过后同样安排关羽张飞封锁与淮南的接壤之地,防止淮南百姓进入徐州境内。
而远在并州的张远,在收到影卫传来的消息后,陷入沉思。他深知瘟疫的可怕,一旦处理不好,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他立刻召集麾下谋士武将商议:“淮南瘟疫爆发,此事关乎重大,诸君可有良策?”
郭嘉率先开口:“主公,瘟疫传染性极强,当务之急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外来之人进入主公治下。
戏志才接着说道:“没错,同时我们可调配一些药材和医术精湛的医者待命。”
张远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就依二位所言。另外,通知后勤,准备充足的物资,随时听候调遣。”
尽管各地都做出一样的反应,防止其它地方的百姓进入自己治下,可还是有淮南的百姓通过各种小路人脉逃向其它地区。
十月,瘟疫彻底在南方爆发,徐州,荆州,江东先后爆发瘟疫。
十一月,因为受天气影响,草原上的鲜卑开始不安分起来,鲜卑骑兵屡次在并州边境出现。
得知鲜卑异动,张远立刻让赵云,黄忠,太史慈率领各部骑兵北上,协助张辽守边。
鲜卑得知有援兵抵达并州边境,立刻退走,而张远却没有善罢甘休,命四部骑兵杀入草原。
可惜的是,张辽,太史慈,赵云,黄忠,四部骑兵在草原晃荡了一月,并没有发现鲜卑主力,只能无功而返。
这一年的大汉彻底陷入死气,先是各地乱战,后是旱灾,再是洪涝,最后又爆发瘟疫,直接或是间接造成七八百万百姓死亡。
自黄巾爆发到如今,原本五千万人口的大汉到如今只剩下三千五百万。
在这满目疮痍的大汉土地上,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破败不堪,昔日热闹的乡村变得荒无人烟。一片片农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偶有几处冒着炊烟的地方,也是稀稀拉拉,透着无尽的凄凉。
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他们拖家带口,四处流浪,只为寻找一口吃食、一处安身之所。许多孩子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紧紧依偎在父母身旁,饿得连哭闹的力气都没有。
在洛阳城,这座曾经的都城,往日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宫殿楼阁大多残垣断壁,城内冷冷清清,只有一些士兵在街头巡逻,维持着表面的秩序。集市上冷冷落落,摊位寥寥无几,卖的也尽是些粗劣的物品。
而在民间,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这场灾难带来的伤痛。老人们常常聚在一起,回忆着过去太平的日子,忍不住老泪纵横:“想当年,咱们大汉何等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哪曾想如今变成这般模样。”年轻人则一脸无奈与愤懑,他们渴望改变现状,却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对于各路诸侯而言,人口的锐减既是危机也是机遇。人口减少意味着劳动力不足,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但同时也意味着土地资源相对充裕,他们可以趁机兼并更多土地,重新规划势力范围。
江东的孙策,手段强硬,那些无主之田纷纷被其强硬的收回到自己手中,安排士兵屯田,企图摆脱世家掌控,各大世家是敢怒不敢言。
孙策这一系列举动,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江东世家大族向来在本地根基深厚,土地产业众多,长期把控着地方经济与政治命脉。如今孙策强势收回无主之田,无疑触动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在吴郡的一处府邸中,几位世家大族的族长秘密相聚。为首的陆家家主陆逊之父陆骏,面色阴沉,重重地拍了下桌子:“孙策这黄口小儿,太过嚣张!竟敢如此明目张胆抢夺我们的利益,真以为我等不敢反抗不成?”
顾家家主顾雍微微皱眉,冷静说道:“陆公稍安勿躁。如今孙策手握重兵,且在江东颇有威望,若贸然反抗,恐引火烧身。我们虽心有不满,但还需从长计议。”
朱家家主朱治也点头附和:“顾公所言极是。再者,如今乱世,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我们江东也需有强大的领导者抵御外敌。孙策此举虽损害了我们部分利益,但从长远看,若能借此发展壮大,保我江东平安,也并非全是坏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