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披衣服起身
端起来三舅给我准备的莲子银耳羹,慢慢品味,心里五味杂陈。
三舅和我,虽然说,我们以师徒相称,但却亲如父子。
三舅在我对面坐定,他一边喝茶,一边问我,上次去青城山参加高研班的收获。
我一边喝银耳汤,一边给三舅讲了我去青城山参加高研班的趣事。
我还讲了在那里结识的朋友。
三舅听完以后说:“你们老师所教的那些课程,你觉得哪些课程受益最大?
我回答道:“他们所教的其他课程,基本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一些有关山川地貌,奇门遁甲,风水走势等等行业知识。
但是里面提到的最新的,运用高清卫星地图来分析传统的风水布局,就有一些新的思路,值得研究。
我还把和瑞隆交往的一些趣事给三舅做了分享。
三舅听完说道:“你们这次的学习,也算是开阔了眼界,结交了朋友。还开阔了思路,也算不虚此行。”
三舅顿了顿,继续说道:“前一段时期以来,大家都忙于各种各样的事情,也没有就向东你的终身大事,大家做一点讨论。”
为师也知道,你这一段时间,为情所困。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你二姨,你爹妈在一块吃过饭了。
我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大家请在一起,大家一起聊聊天,叙叙旧。
亲戚嘛,就是多往来,才能够亲上加亲,时间长不往来,人与人之间就生疏了。
你认为呢?”
“嗯,我点头表示赞同。
既然三舅提出来了,大家多走动,我也肯定不好意思拒绝。
我就诚恳的说道:“三舅,我听你的。”
“那就好!那接下来的事情我来安排吧。
我点点头,表示同意。
下午,我这边身体已经差不多恢复了,我就告别三舅,回到了栖云堂执业。
傍晚时分,忙完了最后预约的顾客,我接到了三舅打来的电话。
三舅说:“下月初六,是一个好日子。
我已经跟你二姨,还有你的爸妈,他们都通过电话约好了。
他们的意思是在你二姨的郑将军火锅店相聚,大家彼此熟悉地方。
我听完回答说:“好的,三舅,我到时候会准时赶到。”
挂了电话,我若有所思。
其实,我也明白三舅的良苦用心,自从我爹妈跟我一起来到洛城。
他们表面上不说,私下肯定也和这些亲戚们都沟通过。
我妈有时候在我面前还唠叨:“儿你都已经快30岁了,早就应该关注婚姻大事儿了。”
老娘还旁敲侧击,讲起来老家的邻居:
谁家谁家的孩子,人家在外省都已经成家立业买房了,孩子都生了两个了。
谁家的女儿嫁到南疆了,有的嫁到了海南。
回来之后给人家父母也接到她们那里去过冬之类的话。
我又不是傻瓜,当然知道父母的好意。
但是我的情况又是如此这般复杂,正所秃头头上的虱子,生在谁身上,谁知道痛痒。
时光如梭,一晃几天就过去了。
在约定的时间,我带着爹妈提前赶到了洛城二姨的郑将军火锅店。
二姨门口相迎,把我爹妈他们引到了贵宾厅。
我趁着他们在一起叙旧寒暄的时间,我到整个郑将军火锅店,又参观了一番。
这里的一桌一凳,都是那么的熟悉,包括里面的装修风格,基本上还保持着我走时期的风貌。
我又到后厨去逛了一圈。
里面熟悉的锅碗瓢盆,甚至做饭的这些气灶,调料,我都如数家珍。
毕竟这也是我奋斗了好几年的地方啊,也是我从这里,走向命运十字路口的地方。
如今重回故地,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这这会功夫,又走到正将军火锅店的前台,和他们前台经理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不一会儿,三舅拄着龙头拐杖,来到郑将军火锅店。
我马上快步上前,迎接三舅。
我把三舅接引进贵宾厅。
三舅还问我‘:“你爸妈他们都到了吗?”
我说:“他们已经到了,现在正在和我二姨他们在叙话家常。”
三舅点点头说:“那就好,好久没见到我的表姐,表哥了。
走走走,咱们一起到房间茶叙。
进到房间之后,大家相互寒暄,打了招呼。
我邀请三舅主宾坐定,大家自然推让一番。
分主次坐定后,我去特别交代前台,准备冲泡好上好的信城毛尖。
三舅开口说道:“表哥表姐们,咱们虽然同在洛城,各自忙各自的事情,难得今天有机会大家再次相见。
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已经恢恢老矣。
向东这孩子特别懂事,这些年呢,跟着我学习,也非常的刻苦。
以至于婚姻大事都有点耽搁了。”
三舅说完,顿了一顿,呷了一口茶。
我爹妈自然要对三舅,对我精心栽培,表示一番感谢。
语气的末尾,也是表达了他们的心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