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副市长宴请我们以后
他跟二师兄和我说道:“张总,钱先生,我接下来还有政府的几个重要会要参加。
非常抱歉,接下来恐怕就没有充足时间陪两位考察了。
我已经把业务部分,交代给了我们旅游局的翟局长负责。
接下来他会和你们对接参观行程和业务,祝你们信城考察愉快!”
说完,信城旅游局副局长:翟凌峰
快步走过来和我们握手接洽,我和二师兄跟马市长握手告别。
翟局长本人,看起来也非常精干,西装革履,说话干脆利落。
通过刚才宴会介绍,我们才得知。
以前翟局是在恩施做旅游局副局长,因为业绩突出。
在的“全国百强县人才扶贫交流会”上,主动要求到信城市任职的。
接下来,翟局首先安排,陪我们一起去信城市规模最大的茶企:文欣茶叶去考察。
翟局长介绍道:“文欣茶业”,目前可是我们信城市的优势龙头茶企。
“企业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深挖信城本地深厚茶文化,推陈出新。
打造了豫南地区茶文化发展的优秀典范。”
二师兄听完,微微一笑:“翟局长,您说的没错!
其实我们上京文旅,和‘文欣茶业’打交道的日子也有些年头了。”
“喔?是吗?”
“看来我们叫英雄所见略同啊,这样看来,咱们企业政府之间,更有友好合作的基础了。”
翟局长开朗地笑着说道。
“那咱们就老朋友重逢,再听听老朋友的新故事吧!”二师兄和翟局我们一起走向了外面的考察车队。
车队一路奔驰,平稳抵达了文欣茶园。
文欣茶业老总,张文欣已经在茶园门口带人等候了。
“翟局,张总,钱先生,久违了!
欢迎你们光临文欣茶业,莅临指导。”
翟局长伸手和文欣茶业老总握手。
二师兄和我也依次和张总握手。
翟局长打趣道:
“两位张总,你们说白了,还是一家人啊,天下张家一家亲嘛。”
二师兄,张文欣,我们一起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我们两家也算是老相识了,欢迎逸尘兄来文欣考察。
希望我们能够达成新的合作,为信城茶文化产业,增砖添瓦”。
张文欣张总说完,就引领我们走进了企业文化大厅。
他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述了“文欣茶业”的发展创业史:
“十四岁时,我就从初中辍学回家,成了家里的得力劳动力;
十七岁时,我离开乡村,走入城市,想要闯出一片天下;
二十岁时,我倾尽积蓄开了第一家茶庄,成了信城最年轻的茶庄老板;
三十三岁时,我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称号;
四十一岁时,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说实在话,这是我小时候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就。
我的一生,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卖鸡蛋的穷小子,到一个信城茶文化代言人。
从一个不分日夜奔波于茶园乡间四处采购茶叶的商贩。
到进入人民大会堂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言献策的人大代表,我一直感谢国家的培养。
我与茶,互相成全,可以说:茶改变了我的命运,而‘文欣茶业’也改变了信城茶的命运。
张文欣张总声情并茂,饱含深情继续讲道:
“做茶叶是一次机缘巧合。”
“接触茶前,为了补贴家用,我养过鸭子,卖过菜,也卖过鸡蛋。
都没有赚到什么大钱。
那时候的我还不过是个十七岁左右的少年。
一个人到离家三十五公里外的信城市贩卖鸡蛋。
一枚鸡蛋能赚五厘钱,我常常提着鸡蛋穿梭在大街小巷,还得提防鸡蛋被打碎。”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姐夫。
我发现卖茶叶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卖鸡蛋,而且茶叶容易携带又没有打碎的风险。
就这样,我更弦易辙,卖起了茶叶。
开始的时候,同所有的茶贩一样,我们都是摆地摊卖茶叶。
但是不同的是,我处处留心,总是能先行一步,把自家茶叶抬高一个层次。
别人摆一个编织袋,我就摆两三个编织袋。
而在选择心理的影响下,顾客便容易被我的摊位吸引过来。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贩开始用报纸包茶。
我便做了市场调研,发现用塑料袋装茶,能防潮防虫,更受顾客欢迎。
其他茶贩换用塑料袋时,我又换用铁桶装茶,总是快人一步。
到最后,其他人还在路边摆摊时,我已经买了三轮,摆在三轮上面卖。
就这样,我的茶叶总是比别人的卖得好。
两年后,信城市提出建设“中国茶都”,决定举办第一届茶叶节。
并投巨资建设了幸福路茶叶市场。
当时,茶叶市场规定的商铺房租为一个月五百元,加上税收和水电费以及其他各项费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