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已经还魂的姬羽亲吻了一下满脸春色的丁姐:“姐!谢谢你给我治愈了心病,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何患无妻,天下那么大,女孩子那么多,总会有属于我的那一个,只是机缘没到而已,不论是苏蕊还是舒婕姐你,你们都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我一定会好好保留这份记忆的,请你转告苏蕊,我姬羽不怪她,祝福她这一生幸福美满健康平安。舒媫姐,你也是,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一定要好好的啊。”
丁舒婕哭了:“好小羽,你能想开就好,其他人可能会忘了你,可姐会永远记着你的,要是以后你不随心、不开心的时候,想要找个宽慰的地方,就来找姐,姐会帮助你的,姐还会像昨晚那样的帮助你。”
姬羽紧紧跟暖心姐姐拥抱在一起,这时他的心已经完全平复。
姬羽没有留在省图书馆吃早饭,而是去了基督教小沿河别墅他自己的家。 邱梅梅正歪斜着身体在打扫庭院,看到姬羽惊喜道:“呀!姬羽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妈!妈!你快出来看,我哥来了。”一边喊一边向姬羽跑去。
邱梅梅的母亲谢文娟闻讯从屋里跑出来,看到身体残疾的女儿被姬羽架着胳肢窝转圈惊叫大笑,脸上涌起幸福的笑容。
邱梅梅是个残疾孩子,命运比云朵还要惨,云朵是1966年邢台大地震时失去了姥姥姥爷并残废了一双脚,而邱梅梅一家并没在地震中心邢台,只是在燕州,可地震的纵波还是把邱梅梅一家住的平房给摇晃塌了,父亲当场被落下来的房大梁砸死,梅梅被蹭到了脊椎,只有母亲谢文娟受了点儿轻伤。
当时谢文娟满脑子都被丈夫没了的噩耗给湮没,见女儿全身上下没有出血受伤以为没啥大碍,也就没带她去大医院拍个片子仔细查查,精力都用在处理丈夫后事和修房上了,一年后,她才慢慢发现梅梅的异常,这孩子不但渐渐成了罗锅北,而且上身还往左倾,等重视起来梅梅已经5岁了。
在医院拍片检查,医生告诉谢文娟孩子的脊椎最上两节严重膨出,已经没办法完全恢复,在首都大医院估计能做矫正手术和康复治疗,不过花费肯定巨大,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只能做保守矫正,常年背个钢架,不让脊椎继续变形,等孩子过了发育期,再撤去钢架,谢文娟日子艰难,没条件上更好的医院,给孩子做矫正手术和康复恢复治疗,只得每天以泪洗面给梅梅捆绑钢架。
邢台地震前谢文娟和丈夫在燕州没有稳定工作,丈夫在火车站当临时工扛大件,谢文娟多数是在一些饭店打工,住的房子一直是临时搭的简易房,丈夫死后,谢文娟带着个残疾孩子生活艰难,实在手紧了也松松裤腰带,把一些撩拨她的男人领进简易房换取些生活费,几年后孩子懂事了,就不带男人回家,一些桥墩拱洞、下水管道等偏僻地方也是她挣钱的地方,她长的不是很漂亮,又没有条件化妆捯饬,所以也挣不了大钱,一次顶多一块钱,有时三毛五毛也认了,一次在医院给梅梅看病时,谢文娟认识了云朵的母亲秦嫚,俩人同病相怜,秦嫚介绍谢文娟进了基督教堂皈依了基督,7岁的梅梅跟朵朵成了福音堂的同学。
梅梅进了福音堂后,衣食住行乃至看病都由福音堂包了,谢文娟的负担轻松了一大半,再经过礼拜洗涤灵魂,几番忏悔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一个人摆了个馄饨摊儿,梅梅从福音堂毕业后,娘俩一起出摊儿,这生意如果不是有带红胳膊箍的城管人员封堵打砸,倒也能维持她们的生活。
就这样,出生后健康聪明伶俐的梅梅成了佝偻身体,不过这孩子身体长残了,脑袋却和正常人一样,不但五官面容姣好也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学东西很快,跟母亲一起信奉基督后,在福音堂跟嬷嬷们接受了很多文化知识,钢琴和绘画特别优秀,当然这个特别优秀是跟福音堂同龄孩子们相比,还达不到专业水平,不能靠此挣钱糊口,从福音堂毕业后,每天跟母亲出摊儿卖馄饨,她的加入有个好处,就是不少食客见她的残疾身体,出于怜惜来惠顾生意,每天能多卖出几碗馄饨,就是城管人员看到梅梅这种情况,往往也能网开一面。
姬羽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梅梅娘俩的生活,梅梅不但绘图能力强,更重要的是她四肢健全,耳聪目明,说话嘴甜,办事利索,在文印制图社里的所有残疾员工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云朵、秦嫚出国后,姬羽就请谢文娟到制图社替代秦嫚充当法人兼顾给制图社员工做午饭,邱梅梅则替代云朵成了制图社的经理,邱梅梅凭借自己的优势,把制图社办的比云朵当经理时还要红火几分。
谢文娟和梅梅不但接替了秦嫚云朵的工作,姬羽也让这娘俩接受了她们的股份,现在这娘俩再不用住四处漏风冬冷夏热的简易房,不用忍受风雪冰寒日晒雨淋,不用起五更睡半夜和面剁馅包馄饨,姬羽让她们住在别墅的一楼两间主卧房,收入也从摆馄饨摊儿的一天一两元钱,变成了现在的每月每人50块钱和年底不低于1000元的股份分红,每天晚上娘俩能在豪华别墅里看着大彩电,拉着知心话,过的无比温馨舒适,娘俩对姬羽的感激并不次于云朵一家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