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摇了摇头。
自己身为陛下的正宫娘娘,又在这深宫之中。
就算是有人想对自己进言,那也得有这个机会才行。
当初汪氏能够被选为刘谌之妻,可不单单只是因为家世的缘故。
国家大事上,汪氏自忖帮不上什么忙。
所以也从来没有在这些事情上主动进过言。
但是这后宫之事,汪氏有足够的资格和义务来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和刘谌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汪氏也大概了解到自己这位夫君,大汉的这位陛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己的正宫之位,基本上不会受到什么威胁。
而这种想法,在刘裕出生之后便更加的坚定。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汪氏的儿子就是大汉的下一任皇帝。
尤其是在刘裕的名字被记录在宗谱之上的那一刻。
这个时候,汪氏的目光就不能只放在自己身上,而要通过刘谌的视角来看一些事情。
将来刘谌肯定是要再纳妃的。
也肯定会有别的子嗣。
但无论是新纳的妃子,还是将来的子嗣。
都不会对自己和儿子产生任何威胁。
既然这样的话,那为何不主动提出来让刘谌纳妃。
既能替大汉多延续些血脉,又能让这后宫热闹一些。
还能让自己不会落下嫉妒的坏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而这种心思,在听到刘谌的这句关切之后,更是得到了极度的满足。
陛下果然还是最在意我的。
汪氏的眼睛笑成一汪月牙,对刘谌说道:
“陛下,没有人对臣妾说什么,这都是臣妾自己的想法。”
“臣妾也需要有姐妹说些姐妹之间的体己话。”
汪氏的话,让刘谌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
当初刘谌之所以会选择汪氏,可不光是看中了汪氏的美貌和性格。
更是因为汪氏的出身。
她的出身不会对朝廷造成任何的威胁,将来也绝对不会出现什么外戚干政的局面。
而从兴汉元年开始,宫中就再也没有新进的内侍。
也就是说,刘谌基本上从根源上断绝了外戚和宦官干政的可能。
虽然刘谌也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到底对大汉有没有好处。
但是外戚和宦官干政的坏处,他却看的一清二楚。
在确定没有人对汪氏吹什么耳旁风之后。
刘谌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汪氏现在的心思都扑在了刘裕的身上。
而且刚刚生育完毕,刘谌也不忍心让她受累。
随便拉过来一个人就解决需求,又不是刘谌的性格,他是人,又不是牲口。
而且这种事,那可是有人记录的,做了就要负责。
位置越高,反而越需要注意。
既然汪氏都主动说了,那刘谌也就没有什么好顾及的了。
不过刘谌还是说道:
“此事容后再议,你现在只管养好身体,照顾好寄奴就行。”
纵使再明事理,又有几个女人愿意和其他女子分享自己的丈夫?
能得到刘谌的这句话,汪氏就已经很满意了。
乖巧的点了点头,汪氏再次将脑袋埋到刘谌的怀里。
在刘谌享受美好时光的时候。
另一边,已经做完进攻长安准备的司马炎,在安抚完刘弘后。
司马炎以王濬都督对吴军事。
然后命羊祜返回洛阳,进骠骑将军。
以卫瓘为监军,荀恺为征西将军。
陈骞为抚军将军,并文鸯为先锋将军。
另有司马俊、司马伷等司马氏族人。
又佐以文臣武将数百人。
持魏帝曹奂旨意,将司马攸斥为朝廷逆贼。
举兵十五万,浩浩荡荡的开始朝着长安的方向行进。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
司马攸顿时觉得头都大了。
自己好端端的大魏秦王,就这么沦为了大魏逆贼。
关键是这件事是大魏皇帝明发旨意,无论认或者是不认。
自己都没法再以大魏秦王的名义和司马炎分庭抗礼。
更要命的是,现在南边刘谌正在打通陈仓道,随时都可能北上。
北边鲜卑人,集结大军准备南下。
自己就像是风箱里的老鼠一样,两头受气!
现在又多了一个洛阳司马炎,司马攸顿时急的团团转。
“怎么办,这要如何是好?”
如今石苞和杜预都不在长安。
能够在司马攸身前听命的只有钟会、司马望等人。
以及杜预刚刚举荐,被司马攸征辟的杜白。
听到司马攸的话,钟会也是一阵气急。
当初制定的计划,是以长安为根本,花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经营好关中之地。
再从关中出兵,东进洛阳。
这司马炎也不知道得了哪个谋士的指点,区区四年时间就开始着手进攻长安。
偏偏自己这边又不太平,硬是让长安司马攸处于被动的境地。
“殿下,臣以为为今之计,需将各地兵马调回。”
“前往冯翊,抵挡司马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