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按照族人的体重来给粟籽,是因为有的部落会把要交换出去的族人提前饿着,这样就能节省不少粮食,但这些人到了熊部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更精心的照料,况且人饿久了,很容易饿出问题出来。
为了这些人的安全,也为了这些人能够尽快地被熊部落用起来,熊洪便改成了这样的规定。
要是在以前,熊部落交换的标准有很多,比如一个族人换一口陶器、换食盐或者换麻布,总之部落有什么,对方需要什么,熊部落就会跟他们换。
但去年在白河诸部,试行的以粟籽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方式,大大方便了熊部落的计算,预计参与交易的各部落直观比较。毕竟一斤盐和一斤粟籽看起来差不多,但价值却相差很大,而且要是碰到陶器或者一些不好分割的东西,就更方便互换。
之前跟荆部落谈的时候,一开始也是用陶器和食盐,但交换的时候,还是先折合成粟籽,再进行兑换最方便,也最容易让荆条这些人接受,毕竟粟籽也是一种食物。
“那太感谢了,这么多粟籽,足够我们部落吃上半个月的。”荆条搓搓手,激动地说道,“况且还能换些盐回去,上次族长你教我们用盐腌肉干,这可真是太好用了。”
大部分部落,其实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在狩猎的时候,总是能获得超过日常消耗的食物,要是不考虑危险和储存,甚至这些食物都能多出来好几成。
但一旦到了冬天,野外生存的动植物都急剧减少,无论采集还是捕猎,收获到的食物几乎完全断绝,加之天寒地冻,缺乏保暖的原始人,依靠打猎来获取食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在进入冬季后、大雪封山前,捕猎、采集到足够整个冬天食用的猎物,不然的话,冬天只能饿肚子。
而大部分部落饿死人的现象,也多集中在冬季,毕竟能够捕猎和有效保存食物的窗口期就那么短,他们并不是得不到食物,只不过是没办法保存到冬天。
而有了用盐腌制的办法,不仅是肉类,还有野菜,都能够保存很久,撑上一个秋天和冬天几乎没什么问题,这也是当初熊部落为什么在冬季都能活动,并得以壮大的原因之一。
除了带过来用于交换物资的族人,还有多张兽皮,一百多张大大小小的兽皮,甚至连族人的护裆都给扒了下来,在熊部落这边也换到了一千多斤的粟籽,让荆条乐的脸上全是褶子。
再加上熊部落承诺的,每带一个部落,就多给一百斤的粟籽,荆条差不多还能换到五六百斤的粟籽,那荆部落此行的收获,将远远超过荆条估计的数量。
光是这个,熊洪此次带过来的粟籽,至少得有四分之一归荆部落所有。
当然,荆条肯定是要换一些其他东西的,毕竟光顾着吃也不行,熊部落的陶器、食盐和麻布,这些东西,需求也是很迫切的。
接下来的两天,正如荆条所料,桃部落以及其他的部落,都陆陆续续地到达了苗部落营地,原本空空荡荡的营地里面,扎满了帐篷,这些部落都在第一时间将手中的族人和物资,从熊部落这里兑换成了沉甸甸的粟籽,或者食盐。
几个部落族长彼此熟稔,关系也算不错,而又有熊部落提供的住处和食物,这两天的生活可谓是非常惬意。
物资的交换从他们刚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甚至不用熊洪刻意去引导,每个部落驻地旁边,或者就在帐篷外面,开始展示出各种奇异的果实、种子,或者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石斧、石矛头以及其他具有原始社会粗犷风格的物品。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史前部落生存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