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佬哪知道他是王母派来害自己的小瘟神呢?毫无察觉,任他抚摸,全当给自己挠痒痒了。哪知道那撒四早有准备,背后做起手脚,趁石佬不备,一手偷偷地拿出神錾,一手掏出天锤,把那錾子对准石佬的头,猛夯一锤。石佬想躲时,还是晚了。只听“咔嚓”一声,头皮早被揭下了一块。
石佬又气又急,“啊呀”一声,一手捂头,一手紧紧抓住撒四,怒问道:“你小子,为什么害我?”撒四本想一下子可以结果他的性命,没想到石佬躲得这么快,还这么大的力气,把自己手臂的骨头都快捏碎了。这撒四只不过是个瘟神,并无多大力气。何况石佬是有根基的,哪里挣得脱?只得叫嚷着求绕。在石佬的威逼下,才把王母娘娘安排的事情供了出来。
高翠兰听到这里,十分着急,忙问道:“他不但害你,而且还要害那张山、翠灵,她俩怎么样了?”石佬道:“幸亏那石匠为我打造锁仙链有了用处,我把那个撒四锁到活宝山象牙峰上了,哪还能去加害她们两个?”
高翠兰这才少许放下心,道:“这么说你救了张山、翠灵,这个庙难道是他们给你建的?”石佬道:“正是。”
原来这张山是交城县南张镇人,也算是书香门第,父亲靠教书为生,家中虽然没什么大的产业,但也衣食无忧。只可惜张山父亲去世太早,家境便逐渐冷落了。张山不忍看到母亲生活艰辛,立志发奋读书,期望一举成名。没想到功名不就,却险遭牢狱之灾。家中除了三间破屋,便一贫如洗了。
翠灵跟张山来到家中,看到这般状况,问张山道:“你是要继续考取功名,还是另谋生路?”张山道:“我已经是进入阎罗殿的人,想不到老天爷睁眼,碰到一位好心老人,又遇见你,亏得你们救了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一切都听娘子安排!”
翠灵笑着道:“你要去阎罗殿,怎么走错了路,却跑到迎仙桥上去了?”张山被她问的一愣,但灵机一动,随口答道:“我不去迎仙桥,怎么能迎来你这位仙女哪?”
张生本是开个玩笑,没想到一语中的,翠灵不但没高兴,反而忧心忡忡了。心中暗想:“你哪懂得,我要不是个仙女就好了。就因为是仙女,做夫妻的日子才不会长久。玉帝的亲女儿下凡,都受那样的折磨,最后还是归了天庭,何况我这个小小使唤丫头,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哩。”
张山看到她突然愁眉苦脸的样子,忙问道:“怎么了?”翠灵知道张山已经是个经不得大风雨的人了,不能再伤害他,自己的一切都不能告诉他。于是搪塞道:“没什么。我在想,那个石佬也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来个拉郎配,真是可笑。”张山道:“真是个热心肠,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翠灵听张山说这样的话,知道他是个得恩必报之人,心中也很受感动。
却说镇上的人看到张山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回来,像炸开了锅一般,奔走相告,都跑过来看新媳妇,一时间院子里挤得水泄不通,都问张山:“哪里找的这么漂亮的媳妇?”张山不好意思答复,翠灵却大大方方道:“俺家就是西山村的,俺姓崔,叫‘崔灵’,今后就是邻居了,请大家多多关照!”
说得大伙笑呵呵的,都夸张山转运了,找个这么好的媳妇。也有些街坊们拿来酒、肉、果子、衣料当贺礼,张山也千方百计置办了酒席,简简单单举办了婚礼。街上的孩子们还不断在他门前点爆竹,一连热闹了几天。
这翠灵仙子乃是王母娘娘身边的天使,可不比一般女子,她胆大心细,机敏过人,而且敢作敢为,认识不少各路神仙。她只告诉张山自己住在寄云山中,父母早亡,跟外祖父长大,外祖父是个异人,经常出门学道修仙,只有自己住在家中。这次出来就是去寻找外祖父的,没想到遇到了张山,成就了夫妻。
通过几天的交谈,她知道张山确实满腹经纶,志向高远,只因当时官场腐败,权贵把持考试,名曰推荐,实际上是互相利用。张山家境贫寒,而且持才自负,找不到举荐之人,哪能取得功名?为此,她暗暗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不论夫妻长短,都要为张山实现抱负。
于是对张山道:“既然你文章写得好,能不能把这进士科考试做的券子重写一遍,让我也开开眼界?”张山疑惑地道:“怎么,娘子也懂得诗赋文章?”翠灵道:“小时候偷偷学一点,怎敢同相公相比?不过,我认识一位从朝廷退休后隐居的高人,常与外祖父论道,他诗词歌赋,经义、文章无所不通。你写出来,我想请他给个评价。”
张山高兴地道:“你还认识朝廷中人?也好也好,有高人给个评价,也不枉我辛苦半生、反而让别人以为我是孤芳自赏了!”说着话,便磨墨铺纸,洋洋洒洒写了起来。
张山花了半天时间,把自己做过的试卷重新默写了一遍。写好后,便指指点点同翠灵交流起来,翠灵看他字写得规整,诗赋、文章做得也有气势,一个劲的夸“好”。张山道:“娘子说好不算,必须找那个高人去看。”翠灵道:“相公不知,这位高人怪得很,自隐居后,一个生人也不见,你去,准是见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