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窍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艾灸10 - 15分钟,对偏头痛、耳鸣等症状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按摩时,用中指指腹按压,每次1 - 2分钟,缓解病痛。针刺可平刺0.5 - 1寸,进针后注意观察患者表情变化。
完骨: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艾灸10 - 15分钟,可减轻头痛、颊肿等症状,让患者的头部和面部恢复轻松。按摩时,用双手食指同时按揉,每次1 - 2分钟,增强治疗效果。直刺0.5 - 1寸,注意进针角度,避免刺伤重要血管神经。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交点处。艾灸10 - 15分钟,能有效调理头痛、癫痫等症状,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点按,每次1 - 2分钟,调节身体的气血和神经功能。针刺时,平刺0.5 - 1寸,操作过程中保持针身稳定。
阳白:在额部,瞳孔直上,眉上1寸。艾灸5 - 10分钟,可改善头痛、眼睑下垂等问题,让额头和眼部恢复正常状态。按摩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每次1 - 2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针刺时,沿皮刺0.5 - 1寸,向眉梢方向刺入。
头临泣: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艾灸10 - 15分钟,对头痛、目痛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按摩时,用食指指腹揉按,每次1 - 2分钟,缓解头部和眼部的疼痛。平刺0.5 - 1寸,注意进针的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目窗: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临泣后1寸。艾灸10 - 15分钟,可有效缓解头痛、目眩等不适,让头部和眼睛恢复舒适。按摩时,用中指指腹按压,每次1 - 2分钟,调节头部的气血运行。针刺时,平刺0.5 - 1寸,轻轻捻转,不可强刺激。
正营: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临泣后2寸。艾灸10 - 15分钟,能调理头痛、眩晕等症状,为患者减轻痛苦。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1 - 2分钟,帮助放松头部肌肉,缓解不适。平刺0.5 - 1寸,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把握针刺手法。
承灵: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临泣后3寸。艾灸10 - 15分钟,对头痛、鼻塞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效果,让患者呼吸顺畅,头部轻松。按摩时,用食指指腹点按,每次1 - 2分钟,促进鼻部和头部的气血流通。针刺时,平刺0.5 - 1寸,施针时动作要轻柔。
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艾灸10 - 15分钟,可减轻头痛、颈项强痛等症状,让头部和颈部恢复灵活与舒适。按摩时,用双手拇指同时按揉,每次1 - 2分钟,缓解颈部和头部的肌肉紧张。直刺或斜刺0.5 - 1寸,不可深刺,以免损伤深部脑组织。
风池: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艾灸10 - 15分钟,可有效缓解头痛、感冒、颈项强痛等症状,为身体抵御疾病的侵袭。按摩时,双手抱头,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每次2 - 3分钟,力度可稍重,以促进颈部和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针刺时,向鼻尖方向斜刺0.8 - 1.2寸,注意进针方向和深度,严禁向上深刺,防止损伤延髓。
躯干部穴位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艾灸10 - 15分钟,可有效调理肩背疼痛、上肢不遂、乳腺炎等症状,让肩部和乳房恢复健康。按摩时,用中指指腹按压,每次2 - 3分钟,以有强烈酸胀感为佳,促进肩部和胸部的气血运行。针刺时,直刺0.5 - 0.8寸,不可深刺,以免刺伤肺尖,引发气胸 。
渊腋: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第4肋间隙中。艾灸10 - 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胸胁痛,让胸部恢复舒适。按摩时,用食指指腹点按,每次1 - 2分钟,调节胸部的气血流通。斜刺0.5 - 0.8寸,不可直刺、深刺,避免损伤内脏。
辄筋: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艾灸10 - 15分钟,可减轻胸胁痛、气喘等症状,让呼吸更加顺畅,胸部更加舒适。按摩时,用中指指腹揉按,每次1 - 2分钟,促进胸部的气血运行和呼吸功能的改善。针刺时,斜刺0.5 - 0.8寸,注意针刺角度,防止损伤内部脏器。
日月:在上腹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艾灸10 - 15分钟,对胁肋疼痛、呕吐、吞酸等肝胆疾病有显着的疗效,呵护肝胆的健康。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按,每次1 - 2分钟,力度适中,调节肝胆的功能,缓解相关症状。斜刺0.5 - 0.8寸,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肝脏等重要器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