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唐僧才如梦初醒般地翻了个身,说道:“正是啊!”然后迅速穿上衣服,打开房门走了出去。突然,他抬头一看,发现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宇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有倒塌的墙壁和红色的砖墙。他不禁大吃一惊,叫道:“哎呀!为什么这些殿宇都没有了呢?只剩下这些红色的墙壁,这是怎么回事啊?”孙悟空笑着回答说:“你还在做梦吧!昨晚这里着火了。”
唐僧惊讶地问道:“我怎么不知道呢?”孙悟空解释道:“因为老孙守护着禅堂,看到师父睡得很沉,所以没有吵醒你。”唐僧又问:“既然你能保护禅堂不受火灾影响,那为何不去救其他房间的火呢?”孙悟空笑着说:“好让师父知道真相。果真是如你昨天所说,他们看上了我们的袈裟,想要烧死我们。如果不是老孙有所警觉,恐怕现在我们都变成灰烬了!”听到这里,唐僧惊恐万分,说道:“难道是他们放的火吗?”孙悟空肯定地回答:“除了他们还有谁?”唐僧又怀疑地问:“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招待不周,你故意这样做的?”
行者急忙解释道:“老孙我怎么会是那种懒惰、品行不端的人呢?这些火确实是他们自己家放的。老孙看他们心狠手辣,所以就没有帮他们灭火,只是稍微给他们吹了点风而已。”唐僧听后惊讶地说道:“天啊,天啊!着火的时候应该帮忙浇水灭火啊,你怎么反而吹风助长火势呢?”行者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你难道不知道古人说过:‘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老虎也不会有伤害人的意思。’如果不是他们先放火,我又怎么会吹风呢?”唐僧担心地问道:“那我们的袈裟怎么样了?会不会被火烧坏了呀?”
行者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师父,袈裟安然无恙,一点都没被烧坏。因为存放袈裟的地方并没有着火。”唐僧气愤地骂道:“我才不管那么多,如果袈裟有一点点损坏,我就念紧箍咒,让你生不如死!”行者惊慌失措地哀求道:“师父,求求您千万别念咒语!我保证一定找到袈裟还给您。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去找回来,然后咱们继续赶路。”说完,唐僧才牵着马,行者挑起担子,走出禅堂,径直朝后方丈走去。
却说那些和尚,正沉浸在悲切之中,忽的瞧见他师徒几人牵着马挑着担缓缓而来。这一幕可把他们唬得够呛,一个个魂飞魄散,惊恐地喊道:“冤魂索命来了!”行者听闻,怒喝道:“什么冤魂索命?快把袈裟还给我!”众僧听了,赶忙一齐跪倒在地,叩头如捣蒜般说道:“爷爷呀!冤有冤家,债有债主。要索命也不干我们的事,都是广谋和老和尚定计害的您,您可千万别问我们讨命啊!”
行者听了,咄的一声道:“我把你们这些该死的畜生!谁问你们讨什么命了!赶紧把袈裟拿出来,让我好赶路!”这时,有两个胆子稍大些的和尚说道:“老爷,您和您的同伴在禅堂里不是已经被烧死了吗?如今怎么又来讨要袈裟,您到底是人还是鬼啊?”行者听了,不禁笑道:“你们这群孽畜!哪里有什么火?你们去前面的禅堂看看,不就知道了!”
众僧们慌慌张张地从地上爬起来,手忙脚乱地往前观看,却见那禅堂外面的门窗槅扇被烧得一片狼藉,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恐惧。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认出眼前这位身穿袈裟的僧人便是三藏法师,而旁边那位则是孙悟空,是个了不起的护法。于是,他们纷纷上前叩头行礼,齐声说道:“我们真是有眼无珠啊,竟然不认识您这位真人下凡!您的袈裟就在后面方丈中的老师祖那里呢!”
三藏法师听后,便带着徒弟们走过了三五层败壁破墙,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叹息。到了方丈,果见这里没有着火,只是那老和尚已经不见了踪影。众僧们急忙冲进屋里,大声呼喊:“公公!唐僧可是神人啊,并没有被烧死,现在反而害得我们自家的房子都烧毁了!您还是赶快把袈裟拿出来还给人家吧。”
原来,这老和尚一直找不到袈裟,心急如焚,加上寺院里的房屋被火烧毁,让他陷入了万分烦恼和焦躁之中。此刻听到众僧的话,他心里更是害怕得不敢答应。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他只能一边唉声叹气,一边无奈地拖着脚步,弯下腰,狠狠地朝那墙上撞去。可怜这一撞,直撞得他头破血流,一命呜呼,魂飞魄散。
这件事还有一首诗可以证明,其诗云: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欲得袈裟传远世,岂知佛宝不凡同!但将容易为长久,定是萧条取败功。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
众僧惊慌失措地哭喊着:“师公已经撞死了,可还是没有见到袈裟啊,这该如何是好呢?”行者怒声说道:“想必是你们这些僧人偷偷藏匿起来了吧!都给我站出来,把名字和身份列成清单,让老孙挨个检查!”于是,那上下房的院主们,赶忙将本寺的和尚、头陀、幸童、道人等所有人的名单列出两份,大大小小加起来共有二百三十名。行者邀请师父高高在上地坐着,自己则从第一个开始点名检查。每一个人都要解开衣服,仔细搜查,绝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但最终仍然找不到袈裟。接着,行者又将各房头抢走的箱子柜子里的东西全部翻找了一遍,依然没有找到袈裟的踪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