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遥远的东海之滨,繁华的东海城中,王腾在大宗师杨坚的悉心辅佐下,正踏上快速成长的蜕变之路。
杨坚,这位已到度过200多岁的大宗师,深知王腾天赋异禀,是可塑之材。他取出试炼大赛的无上奖品——洗髓丹,这枚丹药周身散发着柔和光芒,流转的光晕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神秘力量。杨坚神色凝重地对王腾说:“此洗髓丹可助你脱胎换骨,告别过往武学,重塑经脉。但这过程艰难异常,你需全力以赴。”
王腾毫不犹豫,接过洗髓丹,仰头服下。丹药入腹,一股炽热的力量瞬间在他体内爆发开来,如汹涌的海浪,肆意冲击着他的经脉。王腾紧闭双眼,汗如雨下,全身肌肉紧绷,每一寸肌肤都仿佛在承受着烈火的炙烤。时间缓缓流逝,在这煎熬之中,王腾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历经七七四十九天,才将药力完全吸收。此时,他周身气息猛然暴增,宛如风暴中心,澎湃的力量在他体内翻涌,那是即将突破壁垒的征兆。
杨坚见时机成熟,决定将本门至高绝学——通天剑意传授给王腾。他将王腾带到一处静谧之地,身形如电,手中长剑挥舞,瞬间天地间剑气纵横。杨坚一边演示,一边详细讲解剑意的精髓。王腾全神贯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将每一个细节都铭记于心。
传授完毕,杨坚神色严肃地对王腾说:“你需前往剑炉闭关,直至剑炉中有名剑认主方可出关。若无名剑出世,你便永远不准踏出剑炉半步。”王腾重重点头,没有丝毫犹豫,转身迈向剑炉。
剑炉内,弥漫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王腾静静盘坐在地,摒弃杂念,用心去感悟天地之力。他的灵识逐渐放空,尘世的喧嚣、纷扰都被他抛诸脑后。在这空灵的境界中,他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灵识愈发通明,竟似有穿透浩瀚星空的趋势。
随着闭关时间的推移,王腾身上的气息愈发沉稳、强大。所有人都相信,他定能替代东海城的上一代宗师,待他出关之日,必将扛起守护东海城的重任,成为这座城市坚不可摧的护盾,续写东海城的辉煌篇章。
翌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张平和张玉娇便已收拾妥当,带着四匹骆驼离开了敦煌城。出得城来,往西望去,广袤无垠的沙漠地带横亘眼前,漫漫黄沙在初阳下泛着金黄,却也透着无尽的荒凉。
此时正值隆冬,凛冽的季风在这片沙漠上肆虐横行,仿佛要将天地万物都卷入它的狂暴之中。狂风呼啸而过,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声响,似要将一切吞并。张平和张玉娇紧紧拉住骆驼缰绳,艰难地前行。
就在他们沿着道路艰难跋涉时,路边一大片胡杨林映入眼帘。这片胡杨林呈椭圆形,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像是在与狂风顽强对抗。胡杨的枝干虽略显沧桑,却依旧坚韧挺拔,它们相互依偎,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望着这片胡杨林,张平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他想到,若将丹田比作一棵树,平日里应对一般的风霜雨雪,或许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抵抗。然而,当面对如这般能够调动天地之力的强大季风时,就如同脆弱的树苗,必然会被无情折断。而这片胡杨林,它们紧紧相依,根系在地底错综复杂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如此一来,任凭季风如何强劲,也不过如清风轻轻拂过山岗,它们依旧能稳稳地坚守原地,岿然不动。
张平越发觉得自己修炼的阴阳和气掌功法实在高明。一部看似普通的内功心法,竟还暗含着如此深刻的关于生命的意义。它教会修炼者唯有像胡杨林一样,与周围相互依存、彼此联结,构建起坚实的根基,才能在面对强大的外力时,保持坚定,不被轻易撼动。他想到若是将四肢百骸都当做器官容纳内劲,那就能承载足够多的能量,一旦面临一对多的情况,自己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普通人都是将气息存于唯一的丹田中,即使能不断地压缩丹田存下更多地气劲,终有限度,远远不如将气息存于全是各处!
连绵起伏的沙漠中,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张平和张玉娇骑着骆驼,缓缓前行,身后留下两行蜿蜒曲折的痕迹,很快又被肆虐的风沙渐渐掩埋。晌午时分,炽热的阳光仿若要将世间万物都化为齑粉,脚下的沙子仿佛被点燃,散发着灼人的温度。二人实在难耐这酷热,决定寻一处稍作歇息,补充些能量。
张平目光敏锐,迅速找到一处背风的沙丘凹陷处。他翻身下马,动作娴熟地从行囊中取出一块毡布铺在沙地上,示意张玉娇坐下。随后,他自己则在不远处盘膝而坐,准备利用这短暂的间隙运转阴阳和气掌的内功心法。只见他双眸轻闭,神色宁静,呼吸渐渐悠长且平稳,仿佛与这喧嚣的沙漠世界隔离开来。
随着内力的运转,张平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丹田处,一股温热的内力如潺潺溪流,缓缓汇聚,而后顺着经脉有条不紊地流淌至全身。他的意识也随之逐渐延伸,仿佛拥有了一双无形的眼睛,以自身为中心,朝着四周扩散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