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仿若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向台岛压来,那厚重之感似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街道两旁的灯火虽仍倔强地散发着光亮,却如同被这浓稠夜色无情稀释,光芒黯淡而微弱。往昔百姓们的欢声笑语,早已被这压抑到近乎窒息的氛围吞噬得一干二净。街头巷尾冷冷清清,家家户户的门窗紧闭,那些门窗仿若一道道坚固的屏障,饱含着人们的祈愿,试图将即将汹涌袭来的危机隔绝在外。那紧闭的门窗缝隙间,偶尔艰难地透出几缕微光,在这死寂一般的寂静街道上,无力地勾勒出一抹若有若无的惶惶不安。紧张的气息宛如无数无形的丝线,密密麻麻地缠裹着整座台岛,让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味道。
林墨身着玄色长袍,那长袍在昏黄街灯的映照下,更显深沉神秘。他的身影被街灯拉得老长,独自一人,缓缓踱步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街头。每一步落下,都仿若带着千钧重负,踏得地面都似在微微震颤。他抬眸,目光缓缓扫过街边那些熟悉的店铺,它们的招牌在夜风中微微晃动,发出细微声响;还有那一个个巷口,曾是孩童们嬉笑玩耍之处。往昔热闹非凡的场景,如走马灯一般,在他脑海中不断闪过,彼时的繁华与此刻的萧索形成了鲜明而残酷的对比。他不禁攥紧双拳,手背上青筋暴起,心中暗暗起誓,那声音虽轻,却似一道坚韧的誓言,划破寂静夜空,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无论前路荆棘如何密布,危机怎样四伏,我定要拼尽全力,护好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守好这里的万千百姓。他们的安宁,便是我此生不渝的坚守。”
然而,就在林墨争分夺秒筹备战事,紧锣密鼓部署防御之时,朱棣派遣的使者跨越山海,踏入了台岛这片风云变幻之地。使者身形挺拔,神色恭谨,双手捧着一封用火漆严密封印的信件,那信笺之上,赫然印着朱棣专属的印鉴。林墨接过信件,手指摩挲着火漆封印,缓缓拆开。展开信纸,入目是朱棣那笔锋刚劲有力的字迹,信中措辞极为恳切,字里行间满是承诺 —— 定会保台岛百姓安稳度日,还将赋予台岛高度自治之权,台岛可依自身习俗、律法治理岛内诸事。林墨眉头紧锁,凝视着这封信,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交织翻涌。他心里清楚,一旦点头应允与朱棣正式携手合作,便如同在天平上决然倾向一方,彻彻底底站在了朱元璋的对立面。如此一来,台岛将被卷入一场惊涛骇浪般的危机之中,战火或许会瞬间燃遍这片土地,百姓生活恐将陷入水深火热。可若直接拒绝朱棣这番示好,以朱棣那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的性子,会不会就此恼羞成怒,调转矛头,与朱元璋摒弃前嫌,联手将台岛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全力围剿?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林墨的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紧锁的眉头与凝重的神情。摆在他面前的情报密信如雪片般杂乱,每一封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关乎着万千将士的性命与台岛未来的走向,每一个决策都如履薄冰,稍有差池便可能万劫不复。而此时的大陆,金陵城中,朱元璋身着明黄常服,正与诸位肱骨大臣围坐于议政厅,神色冷峻地审视着沙盘上标注的兵力部署。朱棣则在城外校场,亲自督练精锐骑兵,马蹄声声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扬起的沙尘仿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各方势力秣马厉兵,一场足以决定台岛命运、乃至改写大明王朝未来走向的大战,已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喜欢我何时可以回去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我何时可以回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