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傅乔便抱起黄梦,回到房间。
两人开始探讨起来此话的奥妙!
在经过一阵厮杀
此时的傅乔已是异常兴奋!
随后黄梦一招蜻蜓点水……
傅乔突然感觉身心愉悦,黄梦也是瘫软了……
一脸娇羞的轻声说道:
“夫君可真是博学多才,如此奥妙我真是悟了!”
……
翌日
书房内,傅乔眉头微皱,若有所思的盯着丹阳地图看了许久。
内心愈发觉得,宛陵作为一个政治中心不太合适。
此时,傅乔紧紧盯着一个地方,想了好久。
此地不是别处,就是秣陵,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城。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
傅乔带上陈宫、张昭、郭嘉、典韦、许褚和自己老岳父,直奔秣陵而去。
一路上,傅乔看着自己治下百姓,各个面带喜色,在自家田地里辛勤耕耘。
脸上露出了一抹欣慰之色。众人也不吝赞美之词。
最得意的莫过于蔡邕,看着自己女婿如此优秀,
内心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无比的正确!
两日后
一行人抵达秣陵城外,随后来到一处高地。
放眼望去,风景还是不错。
没了后世那种现代化的繁华,但是多出的原始自然美,可是难得一见!
郭嘉在仔细观察一圈后对傅乔说道:
“主公。”
“您请看这大江绕半城而过,势若龙盘。”
“金陵山如猛虎雄踞,当真是龙盘虎踞。”
“北抵长江天堑,南靠紫金屏障。”
“秣陵城稳如泰山,城墙残破,容易推倒重建。”
“四周一片肥沃平原,只要多加开垦,便可化为万亩良田。”
“有了田地,便可招揽流民百姓。”
“而大江可提供航运,商业必然会更加繁荣。”
“不出几年,这秣陵城,便可成为足以比肩东西二京的大都市。”
“帝王之都便在此处。”
傅乔当然知道这些,不然自己也不会闲的蛋疼,跑到这里只为看风景。
看着郭嘉娓娓道来,傅乔对郭嘉赞赏的点了点头道:
“军师所言甚是。”
“此地是块宝地。”
蔡邕博学多才见多识广,远非常人可比。
眺望一圈之后,同样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称赞道:
“此城确实有帝王之气。”
而典韦、许褚这对虎贲双雄,虽然不知道怎么能看出帝王之气
但既然主公、军师、蔡老都对秣陵称赞不已,那自己当然不会傻到唱反调。
于是两人也似懂非懂一起夸赞道:
“这个秣陵还真是不错!”
不过马上蔡邕便叹了口气叹惜道:
“可惜了,这大好气运!”
傅乔见岳父一脸惋惜,便疑惑道:
“岳父这是为何?”
蔡邕看着秣陵城,摇了摇头。
此时郭嘉笑道:
“想必蔡老肯定知道秣陵的往事吧!”
蔡邕听后点了点头,说道: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经金陵时,”
“陪同的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朽,紫光四射。”
“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闻言大为不悦。”
“于是为了断绝金陵的帝王之气,”
“秦始皇便命人开凿,天生如玉玺印章般的江宁挡山。”
“使淮河水流贯入金陵,从而把帝王之气散泄。
“并将金陵改为秣陵。”
“秣是草料的意思。”
寓意这里不该称为金陵,只能作为大秦的牧马场。”
傅乔俯瞰秣陵,对着自己岳父说道:
“岳父博览古今小婿佩服。”
“不过这乾坤之变,岂是人能为之。”
“秦始皇虽雄才伟略,可大秦也仅仅二世便败亡。”
“这秣陵战略位置极佳,北可随时剑指中原。”
“群雄争霸!”
“南可统领江东!”
“只需一支水军,便可封锁长江!”
“西可制衡荆州,东可进入大海。”
“此地可胜宛陵倍不止啊!”
“如此宝地我岂能视之不见!”
“今日我来此地的目的,就是重修金陵城。”
“以后便将江东治所迁到金陵!”
“诸位可有何意见?”
众人听后皆是震惊的目瞪口呆。
郭嘉看着傅乔想到,当年秦始皇就是听说金陵以后会有天子出世。
才破坏金陵的帝王之气。
难道那术士口中的天子,就是自己主公?
而从各个方面看,主公确实有帝王之相!
原来如此。
想到这里郭嘉对傅乔笑道:
“主公此举英明!”
“属下认为,重建金陵势在必行。”
接着众人也纷纷附议。
傅乔闻言点了点头。
随后在袖子里拿出一份图纸,交给了张昭。
嘱咐道:
“子布,此为我绘制的金陵重建图”。
“这金陵重建之事便由你负责。”
“所需的钱财你和子刚对接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