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在昨天,庆福郡主还进宫,给萧太后送了20万两白银,说是给太后消暑的,萧太后还以为妹妹懂事了,没想到还有这茬。
也许是感受了永安帝的尴尬,萧太后开口了,“这样,广儿,昨天庆福进宫,送了20万两白银,你都拿走,用于救灾吧,也算是哀家的一点心意”
萧太后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永安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其实说白了,永安帝继位,萧家出力颇多,现在人家只是收取投资的回报而已。
永安帝也没好意思拿那20万两白银,不过他还是下令削减除了萧太后以外的后宫开支,连大梁皇后孙颖的开支,都削减了,凑了30万两白银,送到了灾区。
可是,30万两白银,对于救灾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李川离开长安城以后,和老母商议了一下,没有选择回乡,而是直接前往了襄平郡,他也怕永安帝和江南官僚的报复。
同僚们临行前,送了李川50两白银路费。李川花了20两,买了一辆带蓬马车,这下老母亲终于不用风吹日晒了,母子二人一路向襄平郡走去。
“儿在长安城为官十几载,竟不想民生凋敝如此”一路上,李川看着毫无生机的城市、麻木的百姓,破落的乡村,不禁感慨的说道。
“百江不要忧愁,等到了襄平郡,给九爷效力也是可以为百姓做事的”李川的母亲也是大户的小姐,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了,嫁给了李川父亲。
到了灾区以后,看到的景象更是李川揪心,灾民们乱哄哄的聚在施粥的棚子外,地里的积水也没有排干,更别说有人组织恢复生产了。
不少百姓已经倒毙在路边了,尸体也无人收殓,就那么放着。李川看见这样的场景,心里十分的难受。
“老爷,行行好,买了我们这个女儿吧,只需要20斤大米”李川正在走着,有一个妇女带着一儿一女拦路说道。
李川一看,那妇人30余岁,小儿子不过十余岁,那女儿也就十三四岁,十三四岁的姑娘,竟然就值20斤米?李川第一次认真思考,这天下是不是让九爷来做皇帝更好?
“这位夫人请起”李川客气的扶起那个妇女,“你怎么不去投靠亲友?反而在这卖儿鬻女?”
“老爷,您行行好,买了这个姑娘吧”那夫人泣涕道,“妾身家本来也薄有家资,有地三十多亩,这次黄河发水,冲了妾身的家,妾身的夫君死于洪水之中”
“本来妾身想着,家里的30亩地,卖了10亩,剩下20亩,也够我们母子三口生活。可谁想,买地的大户知道我们家有三十亩地,想全部买走,妾身不卖不行”
喜欢大梁辽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大梁辽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