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攻入云中郡的消息传到大梁朝廷的时候,永安帝是震怒的。他不明白,为什么十几万大军驻守的长城,怎么又被攻破了。
“来人,召集三省六部的官员来议事”永安帝强忍着怒气,说道。冯德宝赶紧安排人去传旨。
没多久,大梁尚书省尚书令萧炎、中书省中书令方谦、门下省纳言崔尘,礼部尚书刘安、户部尚书黄选、兵部尚书高邈、工部尚书蒯鹏。由于礼部尚书王素和刑部尚书司马贞已经被革职抄家了,所以两部并没有来人。
另外五军都督府的中军大都督、10万禁军主帅左光,安远侯、右军大都督、10万右威卫大军主帅吴观,南安侯、前军大都督、天雄军总兵朱真和影卫的指挥使影子也来了。
“你们看看,现在怎么处理?”永安帝震怒,把折子扔在众臣面前,“还有,靖安侯冯生是废物吗?一年之内,被突厥人攻破两次长城”
靖安侯冯生是后军大都督、15万长城边军的主帅,他对长城的安全负总责的。
“影子,派人把冯生抓回长安审判”永安帝大怒的说道。
“陛下,慎重啊,大敌当前,临阵换帅是大忌,且靖远侯这些年还是得力的,这次突厥入寇,肯定是有蹊跷,不如让他在原岗位戴罪立功为好”中书省中书令方谦立即出班说道。
这方谦以前做过兵部尚书,对大梁各个将领还是非常熟悉的。在他看来,靖安侯冯生还是有才干的,而且对朝廷也忠心,这个时候拿下他,的确不合适。
再者,方谦对一年内突厥两次入关本来就很疑惑,他不明白突厥为什么情报就那么准确了,每次总能找到大梁长城边军防守薄弱环节进行进攻,他甚至怀疑朝廷出了内鬼。
“丢城失地,本就应该处罚,臣支持陛下的旨意”门下省纳言崔尘说话了。本来他不想说话的,但是他担心方谦把话题引导到内鬼身上。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内鬼就是他崔家的人,但是他崔家在突厥活动,他可是知道的。
而且崔尘很是阴险,他通过说支持永安帝的旨意,把永安帝“抓冯生回京”的意思替换成了“冯生丢城失地、应该处罚”。不得不说,这些顶级文官是真厉害。
永安帝见中书令和纳言意见相左,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舅舅尚书令萧炎,萧炎见状,会意的出班说道,“陛下,靖安侯冯生统帅长城边军以来,还是得力的。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如何击退突厥,而不是处理大将。一旦突厥兵临长安城下,那么天下就会震动了”
其实萧炎这话也不是完全替靖安侯冯生说话,是他真觉得别再争执了,再争执突厥都要打进长安了。
其实永安帝也不想真处置冯生,毕竟冯生是他的嫡系,但是毕竟突厥入寇这么大事情,永安帝不得不做做样子,现在见方谦和萧炎都这么说,他也借坡下驴,说道,“暂且记着冯生一次,让他戴罪立功”
“臣领旨”影子赶紧说道。
“接下来咱们议一议,怎么应对突厥的这次入侵?”永安帝把话题拉回正题。
“陛下,臣以为,应该立即调动右威卫10万大军北上,堵住突厥骑兵南下的通道;调动左威卫10万大军西进,同时,命令甘凉节度使秦英率领2万地方兵东进,天雄军3万重骑兵运动到甘凉郡一带,然后东进。最后命令15万长城边军南下,彻底将突厥林丹汗主力10万骑兵合围在云中郡,然后彻底剿灭”兵部尚书高邈立即说道。
该说不说,高邈这个兵部尚书还是很得力的,他的计划很宏大,动用的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40万人。而且这40万人还占据着地利,很有可能将林丹汗的10万骑兵主力剿灭。
如果说林丹汗10万主力被剿灭的话,那么突厥肯定会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对大梁形成威胁。
“陛下,臣附议高尚书的提议”中书令方谦立即说道,“这些年,突厥给我大梁造成了无穷无尽的伤害,大梁大部分国力都用在了对抗突厥上,甚至连内部反叛,都无力镇压。现在突厥人竟然敢主力深入我大梁,必须围歼他们”
方谦这话说的情真意切,这些年,突厥的确是有些不像话了,动辄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大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你们都怎么看?继续说说”永安帝并没有立即做决定,反而继续征求各位大臣意见。
“陛下,臣有话说”门下省纳言崔尘说话了。
永安帝知道他要说话,于是点头示意他可以说。
“陛下,列位臣工说的都有道理”崔尘装模作样的说道,“但是,诸位臣工有没有想过三个问题”
“什么问题?”见崔尘明显有反对的意思,方谦不满的问道。
“第一,打仗钱从哪里来?40万大军的行动,需要多少军费你们算过吗?国库已经没钱了,还继续向百姓征税吗?”
“第二,40万大军能不能打过10万突厥骑兵?能打过固然好,要是打不过呢?突厥骑兵兵临长安城下怎么办?毕竟云中郡距离长安城只有几百里,突厥骑兵三天就可以到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