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如墨般漆黑、不见天日的大汉宫廷之中,吕雉的权势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整个宫廷都笼罩得严严实实,令人感到压抑无比。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一场新的明争暗斗正如那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闹腾着拉开了序幕。
汉惠帝刘盈,这位原本应该手握无上皇权的天子,却在吕雉的阴影下活得战战兢兢。他不甘心一直处于这种被动的局面,心中暗暗谋划着一次绝地反击,想要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皇帝大权。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装病的计谋,企图以此迷惑众人,然后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时一举出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刚刚露出一点苗头,便不幸被吕雉安插在宫廷中的众多眼线察觉。这些眼线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迅速将消息传递到了吕雉那里。吕雉得知此事之后,顿时怒不可遏,气得她七窍生烟。盛怒之下,她当机立断地下令将所有参与此次计划的大臣和侍卫统统抓捕归案,并以雷霆万钧之势毫不留情地处决了他们。
刘盈得知这个噩耗之后,整个人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雳一般,瞬间呆若木鸡。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计策竟然如此轻易地就败露了,而且还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此时的他,就像是被秋霜打过的茄子一般,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生气与活力,彻底地蔫了下来。而他心中那最后一丝残存的希望之火苗,也在这一刻被吕雉无情地泼来的一盆冷水给彻底浇灭了。
从那以后,刘盈心灰意冷,对朝政之事再也提不起半点兴趣。他开始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放纵自己的欲望,试图用酒精和美色来麻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绝望。每天,他都喝得酩酊大醉,沉醉在虚幻的世界里不愿醒来;同时,他又沉溺于温柔乡中,与无数美女纵情声色,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长此以往,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就如同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变得越来越虚弱不堪。
然而这偌大的天下,又岂能是谁想要如何摆弄便能随意摆布得了的呢?且看那吕雉,于朝堂之上可谓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但凡她心中所想之事,便定会不顾一切去达成目的。但即便如此,来自民间的反抗之声却犹如那雨后春笋一般,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且势头愈发猛烈。
在广袤大地的各个角落,那些起义军虽然起初规模尚小,但他们却如同点点星火般逐渐汇聚起来。这火势虽微,但若无人加以遏制,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形成燎原之势,将整个大汉王朝都卷入熊熊烈焰之中。
就在这样的一天,吕雉高坐于长乐宫的宏伟殿堂之上,一脸不耐之色地聆听着诸位大臣向她禀报关于各地起义军的最新情况。而殿下的大臣们,则一个个皆是眉头紧蹙、满面愁容,说话时更是显得有气无力。
只听得其中一位大臣带着哭腔言道:“太后啊,如今这造反之人可是与日俱增呐!咱们派遣出去镇压叛乱的军队,已有不少遭遇败绩,这般情形之下,究竟该当如何应对才好哇?”
吕雉闻得此言,顿时怒不可遏,只见她猛地一拍面前的桌案,发出一声清脆的巨响,直惊得周遭众人皆不由自主地浑身一颤。紧接着,吕雉扯开嗓门大声呵斥道:“你们这帮酒囊饭袋!竟然连区区几个毛贼都无法摆平,留你们在此还有何用处?”其声音之大,仿佛能穿透宫殿的重重墙壁,远远传扬开来。
这时候,审食其赶紧站出来,脸上堆着笑,轻声细语地说:“太后您先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依我看呐,咱们不能光靠武力镇压,还得想点别的招儿。”
吕雉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那你倒是说说,还有啥招儿?”
审食其赔着笑,不紧不慢地说:“咱们可以一边派兵镇压,一边派些能说会道的人去劝降。那些起义的人,说不定就是日子过得太苦,才被逼得造反的。要是咱们能给他们点好处,说不定他们就愿意投降了呢。”
吕雉听了,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说:“行吧,就按你说的办。你去挑几个能说会道的,派他们去试试。要是能成,那自然是好;要是不成,就别怪我不客气!”
审食其连忙点头哈腰,应了声“是”,然后就退下准备去了。
这边朝堂上正闹得不可开交,另一边,齐国的刘肥也没闲着。他自从上次从长安死里逃生回来后,就一直在琢磨着怎么对付吕雉。这天,他把自己的心腹谋士都召集到了一起,打算好好商量商量。
“各位,你们也都知道,吕雉那女人心狠手辣,咱们要是不早点想办法,迟早得被她给收拾了。你们可有啥好主意?”刘肥一脸焦急地问道。
一个谋士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大王,我觉得咱们得联合其他诸侯,一起对抗吕雉。人多力量大,只要咱们团结起来,还怕她一个女人不成?”
刘肥听了,眼睛一亮,可马上又皱起了眉头:“话是这么说,可其他诸侯会愿意跟咱们一起干吗?他们说不定都怕吕雉怕得要死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