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秋天,天高云淡,清风送爽,但这份宜人的景致却未能给朝堂之上带来丝毫轻松愉悦的气氛。宏伟壮丽的宫殿内,烛光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那昏黄的光芒映照出大臣们一张张凝重而忧虑的面庞。
刘弘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凝视着手中那份满是文字的奏章。只见他右手握着一支精致的朱笔,不时地在奏章上轻轻敲击着,那清脆的声响如同夜空中的流星划过寂静的夜空一般,瞬间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
"匈奴又在我大汉边境滋事生非,此次绝不能再容忍他们如此肆意妄为,众爱卿可有应对之良策啊?" 刘弘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之中缓缓回荡开来,其中蕴含着一种毋庸置疑的威严和霸气。
话音刚落,武将王猛便大步向前跨出一步,然后双手抱拳向皇帝行礼。只听得他的嗓音犹如洪钟一般响亮:"陛下,与这些蛮夷根本无需多费口舌,依臣之见,应当直接派遣大军出征!咱们大汉的精锐铁骑纵横天下,所向披靡,难道还会惧怕那些小小的匈奴吗?定要将他们杀得丢盔弃甲、片甲不留!" 说到激动之处,王猛情不自禁地在空中用力挥舞起粗壮的双臂来,那气势仿佛已然置身于激烈的战场之上,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奋勇杀敌。
只见苏琳静静地站立于一侧,她那如柳叶般的秀眉微微皱起,朱唇轻启,声音虽轻柔但却带着无比的坚定:“王将军啊,您且想想,那匈奴的骑兵向来以机动性着称,若是我们就这样轻率地出兵迎敌,恐怕会恰恰落入他们所设的陷阱之中啊。依微臣之浅见,当前之计应当是首先强化边境的防御工事,与此同时,再派遣机敏之士深入到匈奴的腹地,探查一番他们的真实情况与兵力部署。如此行事,方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呀。”
王猛闻听此言,顿时心急如焚,他双脚跺地,发出咚咚之声,大声嚷嚷道:“哎呀,苏丞相,您这般做法实在是太过保守啦!要知道战场之上,战机可谓转瞬即逝啊,等到您把一切都探查得清清楚楚之时,恐怕连黄花菜都已经凉透了哟!”
苏琳却是不慌不忙,依旧从容淡定地回应着:“王将军切莫急躁嘛。行军打仗可不单单只是依靠一腔勇猛之气就能取胜的,其中的谋略和策略同样至关重要啊。我们怎能轻易地将将士们宝贵的生命置于危险之地而不顾呢?”
一时间,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谁也不肯退让半步。朝堂之上原本庄重肃穆的气氛,此刻因为二人激烈的争执而变得异常紧张起来。坐在龙椅之上的刘弘眼见此景,不禁感到一阵头痛袭来,他伸出双手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高声喊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不要再吵啦!苏丞相所说不无道理,那就按照她说的办,先派人前去打探消息。王将军,你这边也不要懈怠,速速整顿好麾下的兵马,时刻准备听从朝廷的调遣。”
散朝之后,苏琳步履轻盈地刚刚踏出宫殿那巍峨庄严的大门,耳畔忽然传来一声清脆而又急切的呼喊:“苏丞相,请留步!”这声音如同黄莺出谷一般婉转悦耳,引得苏琳不由得止住脚步,缓缓回过头去一探究竟。
只见不远处正快步走来一人,定睛观瞧,来者竟然是那位身份尊贵、容貌出众的长公主刘萱。今日的刘萱身着一袭淡黄色的华丽宫装,裙袂飘飘,仿佛天边的一抹流云。那裙摆随着她轻盈的步伐轻轻摆动,恰似微风拂过湖面时泛起的层层涟漪,更衬得她身姿婀娜,仪态万千,宛如一朵在秋日里傲然绽放的金黄菊花,明艳动人却又不失端庄典雅之气度。
苏琳见是长公主相唤,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微微欠身行礼道:“长公主,不知您叫住微臣所为何事?”
刘萱加快了脚步,来到苏琳近前,巧笑嫣然地伸出玉手挽住了苏琳的胳膊,娇声说道:“苏丞相,本宫听闻您近日有意派遣使者深入匈奴腹地刺探军情,不知可曾觅得合适的人选呢?”
苏琳闻言不禁眉头微皱,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此事干系重大且危机四伏,想要找到一个智勇双全、能够胜任此等艰巨任务之人实属不易啊!长公主您如此关心此事,莫非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不成?”
刘萱抿嘴轻笑,美眸流转间闪过一丝狡黠之色,她微微颔首道:“本公主倒是确有一人选可以举荐给您,只是嘛……您得先应承我一件事情才行哦。”说罢,她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盯着苏琳,眼中满含期待之意。
苏琳见状,心中已然明了这位古灵精怪的长公主定是有所图谋,但出于对她的尊重与信任,还是笑着问道:“哦?不知长公主所提何事?只要微臣力所能及,定然不会推辞。”
刘萱顿时喜笑颜开,如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嘻嘻,其实也并非什么难事啦。若是此次派往匈奴之事能够顺利完成,苏丞相您可得请我品尝一番长安城内最负盛名的美味糕点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