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校场之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备受瞩目的“人才大比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整个校场仿佛被一层金色的薄纱所笼罩。那光芒照在士兵们熠熠生辉的铠甲上,反射出一道道明晃晃的光,刺得人眼睛生疼,不得不眯起双眼。
校场的四周早已被看热闹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或是三五成群地站着,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或是席地而坐,翘首以盼,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这场大比武,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见证英雄崛起的难得机会。
第一项比试是射箭,这可是一项考验眼力和臂力的技艺。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阔步走出,他名叫赵虎,来自偏远的山村。自幼在山林间长大的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臂力和精准的眼力。听闻朝廷举办大比武,他满怀憧憬,日夜兼程,特意赶来一试身手,希望能在这里崭露头角,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赵虎站在射箭区域,深吸一口气,气定神闲地拿起弓箭。他调整好姿势,双脚稳稳地站立,如同扎根在地上的老树。接着,他迅速地拉满弓弦,手臂上的肌肉紧绷,青筋暴起,显示出他强大的力量。松手放箭,只听“嗖”的一声,箭矢如闪电般疾驰而出,划破长空,直直地射中了靶心。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赵虎似乎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接着,他又接连射出几箭,每一箭都准确无误地命中靶心。周围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连连喝彩,掌声和欢呼声震耳欲聋。在这一刻,赵虎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他的名字也被众人铭记。
然而,就在众人皆认为赵虎已然胜券在握之际,一个身着素朴衣裳的少年却如闲庭信步般徐徐走来。这少年名叫孙羽,其身形颇为瘦弱,与那身形壮硕的赵虎相较,实难引人注目。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沉稳与自信。
孙羽行至射箭区域,并未如赵虎一般迫不及待地抓起弓箭,反倒是先将周遭环境与靶子的位置端详了一番。他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仿佛在寻找着某种独特的契机。继而,他方才不疾不徐地拾起弓箭,调正呼吸,缓缓拉满弓弦。他的动作流畅而自然,没有丝毫的慌乱与急躁。
就在他松手放箭的一刹那,奇迹骤然降临。那支箭仿若流星划过天际一般,风驰电掣而去,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更为惊人的是,这支箭竟然犹如长了眼睛一般,直直地穿透了赵虎射在靶心上的箭,而后稳稳当当地钉在了靶心的最深处。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他们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过了好一会儿,人群中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纷纷为孙羽的精彩表现喝彩。这掌声中,有惊叹,有敬佩,更有对这位少年英雄的期待。
苏琳和李风坐在观礼台上,看着下面的比试,频频点头。苏琳笑着对李风说:“看来这次大比武还真是藏龙卧虎,这些年轻人将来或许能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才。”李风也笑道:“是啊,不过光有武艺还不够,还得看他们的品行和谋略。”两人的目光中,透露出对这些年轻人的期许和对大汉未来的信心。
这边射箭比试刚结束,那边拳脚比试又开始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一上场就气势汹汹。他叫王猛,是个街头卖艺出身的汉子,自恃武艺高强,目中无人。他的对手是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名叫周逸。王猛看着周逸,不屑地说:“就你这小身板,还敢来比武,待会儿可别哭鼻子。”周逸不卑不亢地回应:“拳脚无眼,还望手下留情。”
比试开始,王猛猛地冲上前,挥出一记重拳,拳风呼呼作响,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周逸轻巧地侧身躲开,动作敏捷如燕。几个回合下来,王猛发现自己根本碰不到周逸,反而被周逸的反击打得有些狼狈。原来周逸自幼习练武术,讲究以巧破力,王猛空有一身蛮力,却拿他毫无办法。最终,周逸瞅准时机,一个扫堂腿将王猛绊倒在地,赢得了这场比试。
在热闹的比武场外,阿依古丽正和一群宫女在集市上闲逛。阿依古丽对中原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东看看西摸摸,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突然,她被一个卖西域风情饰品的小摊吸引住了。摊主是个中年男子,名叫哈桑,他看到阿依古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姑娘,你是西域来的吧?一看你这打扮就亲切,这些饰品都是我从西域带回来的。”
阿依古丽兴奋地挑选着饰品,和哈桑聊了起来。从交谈中得知,哈桑的家乡遭遇了旱灾,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困苦。他为了生计才来到中原,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线生机。阿依古丽心生怜悯,对哈桑说:“大叔,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我在宫里认识些人,或许能帮上忙。”哈桑感激不已:“姑娘,你真是个好心人。要是能帮家乡度过难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你的恩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