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冬月,天空中飘洒着细雪,宛如银线般交织。这些雪花轻轻地覆盖在未央宫的飞檐上,将其镀成了一片银白,宛如梦幻中的仙境。然而,与这宁静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章宫,那里冒出滚滚黑烟,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燃烧。
就在这时,一只猞猁幼崽突然从建章宫中窜出。它顶着结冰的胡须,惊慌失措地冲进了太液池。这突如其来的闯入者,让原本平静的池底瞬间炸开了锅。锦鲤们被吓得四处逃窜,有的甚至跃出水面,在冰面上表演起了“冰面蹦迪”,场面异常混乱。
而在这混乱的背后,刘贺正举着一个冒着火星的铜炉,急匆匆地追出来。他的孔雀蓝锦袍已经破旧不堪,上面补丁摞补丁,看上去就像一块拼色的西域地毯。
“王爷!这已经是第几个炸了的炼丹炉了?”龚遂一边踩着满地的琉璃碎片,一边高声喊道。他怀里紧紧抱着一本《神农本草经》,仿佛那是他最后的防线。“卫长公主遗孤送来的新烤炉,又被您改成‘霹雳发射器’了!”
刘贺随意地抖了抖身子,头上的烟灰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他那原本端正的獬豸冠此刻也歪斜得厉害,只剩下一根角还勉强立着,仿佛在嘲笑他的狼狈。
然而,刘贺却浑然不觉,他兴奋地指着面前的炼丹炉,对身旁的人喊道:“你们懂什么?这可是我新发明的‘冰火两重天炼丹法’!”说着,他伸手捞起池边一块已经结冰的硫磺块,得意洋洋地解释道,“我要把匈奴的寒气炼进这丹药里,到时候给那些匈奴人吃下去,保管让他们瞬间冻成冰雕!”
正当刘贺沉浸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他抬起头,只见张安世率领着一队羽林军踏着积雪快步走来。羽林军的蟒纹靴在雪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似乎踩碎了冰碴。
张安世走到刘贺面前,目光落在他腰间挂着的各种奇怪物件上——匈奴号角、西域铃铛,还有半截不知从哪里捡来的鹿角。老将军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沉声道:“大司马,陛下有旨,宣您即刻进宫觐见。”
未央宫宣室殿内,炭盆中的炭火熊熊燃烧,不时发出噼啪的响声。殿内温暖如春,与殿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
刘弗陵斜倚在龙榻之上,他的脸色苍白如纸,仿佛没有一丝血色。他那修长而苍白的手指,正轻柔地为一只猞猁系上新织的羊毛围巾。猞猁乖巧地趴在他身旁,享受着主人的抚摸。
突然,殿门被猛地推开,一股寒风夹杂着雪花席卷而入。刘贺浑身挂满了冰碴,如同一尊冰雕般闯了进来。他的头发和眉毛都被冰雪染白,嘴唇冻得发紫,却浑然不觉。
刘弗陵见状,先是一怔,随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这笑容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殿内的寒意。他的笑声清脆而悦耳,在寂静的宣室殿内回荡,震得案头的《罪己诏》残稿簌簌落雪。
“王叔这是把匈奴的冬天穿身上了?”刘弗陵调侃道,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刘贺似乎并未在意刘弗陵的调侃,他大大咧咧地走到蟠龙柱旁,像一堵墙一样靠在上面。这一靠,震得柱顶蟠龙嘴里的夜明珠“当啷”一声滚落下来,直直地滚到了霍光的脚边。
霍光见状,连忙弯腰去捡那颗夜明珠。当他捡起珠子时,不经意间瞥见了刘贺靴底沾着的硫磺结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山羊胡也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起来。
“大司马近日调兵频繁,又私购硫磺……”霍光的声音低沉而威严,透露出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霍大人说的是这个?”刘贺突然像变戏法一样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个麻袋,然后“哗啦”一声将里面的东西全部倾倒在地上。众人定睛一看,只见满地都是被冻得硬邦邦的田鼠,有些甚至还保持着临死前挣扎的姿势。
刘贺得意洋洋地指着这些田鼠,对霍大人说道:“本王正在训练‘雪地侦察兵’呢!您瞧这小家伙,”说着,他随手拎起一只田鼠的尾巴,像拎着一件小玩具一样晃悠着,“只要把它们往匈奴的营地一扔,保管能把他们的粮草啃得像筛子一样!”
刘贺的这番话让满殿的朝臣们都忍俊不禁,他们拼命憋着笑,有些人甚至因为太过用力而忍不住直跺脚。周皇后见状,连忙转过身去,用狐裘的一角掩住嘴角,生怕自己笑出声来。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刘弗陵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一般。他用手紧紧捂住嘴巴,指缝间却有丝丝血迹渗出来,落在他脖子上那条洁白的猞猁围巾上,宛如一朵朵盛开的红梅,触目惊心。
“够了!”皇帝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疲惫和喘息。他无力地摆了摆手,似乎想要阻止什么。
众人皆静,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话语。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刘贺腰间新挂的匈奴萨满面具,那面具在烛光下显得有些诡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