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的"追悔莫及"大作战
建安五年的暮春,许都的柳絮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雪,纷纷扬扬地落在丞相府的飞檐翘角与朱漆回廊之上。曹操伫立在观星楼顶层,手中攥着刘备临走前留下的半块青梅,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远处西北方的云霞渐渐被暮色浸染,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他喉间突然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腰间玉带钩随着剧烈的喘息来回晃动,在青砖地面投下细碎而扭曲的阴影,如同几条垂死挣扎的小蛇。
"来人!"曹操猛地转身,震得身后那尊精美的青铜灯架嗡嗡作响,烛火在他因愤怒而扭曲的脸上投下狰狞可怖的光影,"把那个给刘备送草鞋的小厮拖过来,我要活剐了他!"这声怒吼在寂静的议事厅中炸开,一众谋士们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触怒这位正在气头上的枭雄。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烛芯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
郭嘉见状,小心翼翼地将原本准备的凉茶换成温热的参汤,青瓷碗底沉着几颗暗红的枸杞,在摇曳的烛光下泛着幽幽的光。"丞相且饮盏安神汤。"他的声音轻柔得像春日里的微风,试图安抚曹操暴怒的情绪,"刘备此番出逃,看似仓促,实则蓄谋已久。当年煮酒论英雄时,他连筷子都能吓得掉地上,如今却敢在丞相眼皮子底下虎口拔牙,可见......"
"可见什么?"曹操突然暴起,一把将参汤泼向墙上悬挂的《九州舆图》,滚烫的汤汁在"豫州"二字上晕开大片暗黄的痕迹,仿佛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可见我曹孟德养了条白眼狼!"他抓起案头刘备遗留的竹简,狠狠砸在地上,竹简顿时散成一地碎片,"衣带诏!哼!他刘备表面上种菜浇花,做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背地里早把匕首磨得雪亮!说不定每天夜里都在对着月亮发誓要取我项上人头!"
荀彧擦拭着被汤汁溅到的官服,硬着头皮上前劝道:"丞相,刘备虽带走关张二将,但我军粮草充足,虎豹骑更是天下精锐......"
"粮草?精锐?"曹操突然发出一阵带着几分癫狂的大笑,笑声中满是自嘲与愤怒,"当年董卓够不够精锐?还不是被十八路诸侯打得屁滚尿流!刘备那家伙,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现在他跑到袁绍那儿,就好比把砒霜倒进了毒酒坛!等他在袁绍那儿站稳脚跟,说不定下一秒就会带着大军杀回许都!"说着,他抓起案上那本被翻得破旧的《孙子兵法》,用力撕扯,纸张纷飞间,咬牙切齿地说道,"传令下去!让夏侯惇带五千铁骑,追!追不上就把沿途的驿站全烧了,我看他刘备能跑到天边去!要是抓不回刘备,夏侯惇也不用回来了!"曹操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让在场众人无不胆寒,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展开。
二、关羽的"护嫂"极限拉扯
官道上,两辆装饰精美的雕花马车在二十名亲兵的簇拥下缓缓前行,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细碎而有节奏的声响。车内,甘夫人轻轻掀起车帘一角,望着前方骑在赤兔马上的关羽。夕阳的余晖洒在关羽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宛如一座移动的青铜雕像,威风凛凛,又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二将军,前方就是虎牢关!"周仓骑着马,急匆匆地赶来禀报。关羽微微眯起丹凤眼,朝着前方望去,只见尘土飞扬间,夏侯惇那标志性的独眼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手中长枪直指天际,身后五百铁骑如同黑云压城般气势汹汹地迎面而来。
"云长!"夏侯惇的吼声震得战马都忍不住嘶鸣起来,"你私放刘备家眷,违反军规,按律当斩!念在昔日情分,乖乖下马受缚,丞相或许还能留你全尸!"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也夹杂着一丝对关羽的惋惜与愤怒。
关羽轻轻拍了拍赤兔马的脖颈,这匹通灵的宝马仿佛感受到主人的安抚,喷了个响鼻,前蹄不安地刨着地面。青龙偃月刀缓缓出鞘,刀身上精致的暗纹在夕阳下流转着诡异的红光,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元让,"关羽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气势,"当年土山约三事,丞相亲口应允我寻兄自由。如今你挡我去路,莫怪关某刀下无情。我关羽一生最重忠义,刘大哥对我恩重如山,我怎能弃他而去?"
话音未落,夏侯惇突然将长枪往地上一插,巨大的冲击力震起三尺尘土,周围的空气都为之一颤。"少拿丞相的话压我!你可知这一路你杀了多少曹营将士?孔秀、韩福的血还没干呢!他们的家人现在都在哭天抢地,你于心何忍?"他身后的铁骑同时举起弓弩,一时间箭在弦上,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官道尽头突然传来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一名信使高举令旗,骑着快马疾驰而来,身上的锦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奉丞相钧旨!关将军忠义无双,特赐锦袍一袭,放行!"信使的声音远远传来,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稍稍缓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