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巢的"烧烤盛宴"与袁绍的崩溃
深秋时节,冀州的大地被一片萧瑟的景象所笼罩。寒风如刀,呼啸着席卷而过,砂砾被狂风卷起,在空中肆虐飞舞,仿佛在预示着一场猛烈的风暴即将来临。
夜幕逐渐降临,黑暗如墨汁般倾泻而下,将整个乌巢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然而,在这片黑暗中,有一个地方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粮仓。粮仓的轮廓在微弱的月光下若隐若现,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静静地卧伏在大地上。
就在这时,一队神秘的身影悄然出现。他们身穿黑袍,行动迅速而无声,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这队人正是张辽和许褚率领的五千精兵。他们的脸上涂抹着厚厚的锅灰,只露出一双双警惕而锐利的眼睛,宛如鬼魅一般。
这些精兵们在黑夜中潜行,他们的步伐轻盈而稳健,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乌巢的粮仓。
行军途中,许褚像个孩子一样,时不时地摸摸腰间的酒葫芦,仿佛那里面装着的不是酒,而是他的命根子。他的目光还不时地飘向粮仓的方向,似乎能透过那厚厚的墙壁看到里面的美酒。
“张将军,你说袁绍那老小子会不会把美酒藏在粮囤最底下啊?”许褚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张辽说道,“我可听说他前几日刚得了西域进贡的葡萄酒,那滋味,啧啧……”他一边说着,一边砸吧砸吧嘴,脸上露出一副陶醉的表情,好像已经品尝到了那美酒的味道。
张辽见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低声呵斥道:“就知道吃!等打完这仗,别说是葡萄酒,许昌城最有名的醉仙楼,我请你吃个够!但现在,给我把心思都放在任务上!”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却异常严厉,让许褚不由得一缩脖子。三更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曹军士兵们对视一眼,同时扯开了外袍,内里猩红的战衣上绣着狰狞的火焰图腾,在夜色中仿佛跳动的火苗。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火箭划破夜空,如同流星般坠向粮仓。茅草屋顶瞬间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与士兵们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乌巢粮仓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淳于琼从堆积如山的酒坛中惊醒,酒气熏天,胡须上还沾着未干的酒糟。他提着青铜酒爵,跌跌撞撞地冲出门外,却一脚踩在满地滚落的黍米上,狼狈地摔了个四脚朝天。他挣扎着爬起来,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大声喊道:"救火!快救火!"然而,他的士兵们早已乱作一团,有人抱着酒坛互相厮打,有人为了抢夺一袋粟米将同伴推进火堆,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疯狂与贪婪。
此时,袁绍的帅帐内,熏炉中龙涎香袅袅升起,如轻烟般缓缓升腾,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那氤氲的香气,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适和惬意。
袁绍站在精致的沙盘前,他的身影被营帐内的烛火映照得高大而威严。他手持一根象牙签,正对着沙盘上的城池和道路,仔细地比划着攻城的路线。他的神情专注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军队如潮水般攻破许昌城门的那一刻。
"待我攻下许昌,定要让曹操那贼子跪地求饶!"袁绍的声音在帐内回荡,带着一丝得意和傲慢。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胜利者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闷雷般的轰鸣。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大,最后如同天崩地裂一般,震得整个营帐都微微颤动起来。
袁绍猛地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帐门突然被人撞开,一个侍从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主公!大事不好啊!”侍从一脸惊恐,面色苍白如纸,声音也因极度的恐惧而颤抖不止,仿佛下一秒就要晕厥过去。
袁绍心头猛地一紧,但他毕竟是一方诸侯,久经沙场,见多识广,所以还是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沉声道:“莫要惊慌,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军事演练罢了,有何大惊小怪的?”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只听得“扑通”一声,郭图竟然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突然瘫倒在地,头上的冠冕也随之歪斜,看上去狼狈不堪。不仅如此,他的手指还在不停地颤抖着,直直地指向东南方,仿佛那里有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袁绍见状,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瞪大眼睛,顺着郭图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东南方的天空被一片熊熊大火染得通红,那火势之大,犹如一条咆哮的火龙,直冲向云霄。
“主公!乌巢起火了!而且火势如此之大,守粮的淳于琼将军……据说已经醉死在酒池里了啊!”郭图的声音带着哭腔,让人听了不寒而栗。
袁绍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他手中原本握着的象牙签,“啪”的一声应声而断。与此同时,他面前的沙盘也因为他的失手而被打翻,朱砂如鲜血一般在沙盘上流淌,蜿蜒成一条触目惊心的血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