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万港币哎!不是100万、200万。
“大师,你说说,到底是你的同道中人是钱没有带够没有买到,还是其他原因?”
看弘通和尚说的那么的轻描淡写,永航是真的觉得老和尚的钱真的多。可是啊,发现了好宝贝,对方是什么人都不知道,你的同道中人就放手了。
如果是站在永航自己的角度上看,再是同道中人自己也不可能放手,自己没有买到,那纯粹是钱没有准备充足的结果。
谁说不是呢,反正中国历史上和尚的钱一般都比较多,也就是解放后经过“破四旧”的运动才把和尚道士的钱统统的没收成了全民资产,现如今全国各地的道观也好、和尚庙也罢全是国家政府的资产,我们国家有专门的部门在管理。
永航可不会怀疑弘通和尚没有钱。
永航又在想。
同道中人,刚才你还说了那个圆盘是袁天罡的东西,袁天罡是个道士,你是和尚哎。
自古以来,和尚道士为了争夺信众,一个个打的头破血流的。
社会还真的是进步了,和尚道士不分家了。
自己的师父僧、道、俗算是占全了。
弘通的话说的明了,既然对方出了9000万,对方是势在必得,对于自己或许是可有可无的助力。自己就是加价到了几个亿毫无意义,反而是无端树敌,好像也有道理。
对于永航的问题,老和尚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弘通问永航道:
“小友,你以为是谁在这个时间出手这样一件宝物。”
永航实在表示鄙视,还宝物呢。
一个罗盘而已,自己家也有,没有那么复杂,问题是你看不懂啊。
郁闷的是永航也看不懂。
“什么时间?”
“阿弥陀佛。”
弘通露出刚才还夸你聪明,现在你小子怎么傻了的表情。
时间,当然是12月12日子时这个时间。
我管你什么时间。我管是谁要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放出来拍卖一个罗盘。那个狗屁的罗盘哪怕是玉皇大帝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是屁用没有。
我出门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不靠罗盘定位。
神神道道的弘通和尚越来越神秘了。
永航现在看这个和尚很烦。
永航要出门,让弘通老和尚自己打坐休息。
老和尚只要在家,这儿就是他的家,他是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
永航出门。
开门永航就看到站在门口犹豫徘徊的一个熟人,要敲门你就敲门,犹犹豫豫,手拿起又放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哎呀,张大哥,是你啊,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来人是张海洋,大师兄梁东来以前的下属,宁伟以前的朋友、上司兼战友。
一身警服的张海洋手上提着两瓶茅台。
这是来看师父老人家的?
问题是师父老人家如今可不在家。
张海洋见是永航,那纠结,那犹豫的动作表情立马变得正常。
“你小子,你这是要出去?”
“张大哥到访,我还能出去。”
张海洋倒是一点不客气了。
“走,进去说。”
有古怪,你提两瓶酒是什么意思,我就不相信你不知道我师父不在家。
永航招呼他走进家门,来到自己的房间。
张海洋是第一次来永航的房间,进了房间那眼睛就像是个扫描仪,脸上的表情变化的在不停的变幻着。手想着去摸摸这摸摸那,不过作为客人的他没好意思动手。
作为一个见过世面的刑警大队长成长到如今的燕京大区的副局长,没有点眼力劲说给谁也不信。
“师弟,我这一屁股坐下去就是成千上万的,我是坐呢还是站着。”
张海洋手摸着古朴楠木座椅有点吃味的说着。
“坐坐,张大哥你看你说的,这些个破玩意都是师父老人家那几年花几块钱收购的烂木头,闲着没事自己拼装的,值不了几个钱。”
以前是值不了几个钱,问题是现在你房间内又是黄花梨,又是铁力木,又是紫檀、檀香的,你房间内家具卖了都够我们分局好几个月所有的开销了。还有墙上的那幅字,怎么看都像是于右任老头的正品书法,只是那纸张怎么看都像是最新的纸张,还有那个王羲之的飞白笔贴《兰亭集序》。
走近点仔细看,就是字画店普通的宣纸。
听说吕老头就是个书法大家。
就凭着这两下子,吕老头就是拿着仿古字画骗一骗市面上那些个号称鉴赏大家的傻子也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想多了,吕中平老头是什么人,会看上这三瓜两枣的。
张海洋在楠木座椅上坐下来,屁股挪了又挪。不错,不错,还是咱老祖宗会享受,这样的座椅坐下来就是舒服,最起码的能够保证一个人的良好坐姿。
“师弟,你这个笔筒就这样.......?”
张海洋怎么回事,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再怎么样你也是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
一个破笔筒,不就是所有的木材名贵了一点而已,比起破笔筒,桌子上最有价值的当属那砚台,绝对的宋代端砚。就是这砚台磨出的墨汁润泽细腻,绝对不是一般砚台所比拟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