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后,
再次年,一个对于此刻人类文明无比重要的时刻,终于还是到来了。
……
296年,6月。
这一天。
陵川地下避难城所对应的地表上空,天气很晴朗,
万里无云,只是伴随着一点微风。
这一天,
包括陵川地下避难城在内,所有地下避难城市内,许多人们都醒得很早,甚至干脆前一夜,一夜都没有怎么睡着。
住在陵川地下避难城,01区01道的,负熵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负责人也是其中。
前一晚,也因为各种复杂的,难以平复的情绪,他一直硬生生熬到了凌晨,才昏沉睡去,
然后一早,他都没有等到闹钟响起,就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于亢奋和激动的情绪,
即便是才短短睡了那么一会儿时间,他这会儿也并不感觉到有多么困乏,反而感觉很精神。
先是洗漱的有些匆忙,想了想过后,又仔细梳洗了一遍,剃掉了自己许多天都没有剃的胡子,
换上了一身自己前两天才从研究员里领的,崭新的衣服,
这位地质研究所的负责人,才匆忙赶向了负熵研究院内,另一个地方。
“……秦院。”
“嗯,吴教授。”
看着这位,即便时间都还有些早,依旧匆忙赶来的地质研究所负责吴教授,
秦裕再转回了目光。
而紧跟着,没多久,距离计划的时间,都还剩下不少,
所有被挑选中的相关研究团队研究员,都已经到了。
秦裕放眼望去,从每个人的脸上,几乎都能够看到有些紧张,有些激动的情绪,
而之所以,
此时此刻,汇聚到这里的研究员们如此激动,
是因为,
就在今天,人类文明准备首次从地下避难城市中,重返地表。
而此刻,围绕在秦裕身边的一众相关研究员,就是将随同秦裕,一同作为首批返回地表的人员。
毋庸置疑,这对于遭遇了末日危机,待在地下避难城市中,已经十几年时间的人类文明来说,
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
……
这一天,许多人们都暂时停下了手里的研究工作,
或是自己待在房间里,收看着这次,人类文明首批人员从地下避难城市返回地表的实时直播。
或是早早的,就已经在餐厅,公园,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和一众相熟的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同样关注着这次返回地表的实时直播。
“朋友们,这次从地下避难城市中返回地表的行动,将由秦裕院士亲自带队进行。”
“他们将从陵川地下避难城出发,乘坐通往地表的列车,就如同我们来时乘坐的列车一样,返回地面。”
“这是我们文明,自从末日危机之后,第一次,真正有人亲身踏足地面。也将是我们集体返回地表的开始。”
电视直播由华新社负责。
已经提前知道今天将发生什么的人们,紧盯着各自面前的屏幕,
似乎一刻也不愿意挪开视线,不想漏过,人类首次返回地表过程中的一切。
此刻,
穿着类似于舱外航天服的服装,只是相比于舱外航天服,不需要考虑气压问题,更轻便一些,但依旧是全封闭式的防护服。
秦裕,
以及随同他一起前往地面的,共二十余位,来自于负熵研究院各领域研究团队的研究员,都已经坐在了一趟列车上。
就如同实时电视直播里提到的那样,这趟列车将顺着地下避难城市与地表之间的开阔通道,回到地表。
“列车启动中,请车上乘客在原位坐好,请勿随意起身。”
伴随着列车上的播报,没有给人们更多的心理准备时间,
列车就已经缓缓启动,并开始加速。
就坐在同一个车厢里的研究员们,在列车启动之前,还面色红润,满面红光互相说着些话,说笑着,讨论着,也缓和着自己的情绪,
但这个时候,列车真正启动之后,
一个个或是年纪已经朝着老年靠近,或是还在中年的研究员们,都又安静了下来。
秦裕转过头,看了眼其他一众研究员。
一众研究员们沉默着,望着车厢前方,不少人目光都有些恍惚。
十几年前,他们就是乘坐着这样一班列车,进入到了地下避难城,然后就在地下避难城市中已经度过了十几年时间。
他们已经算是幸运,在地下避难城市中,熬过了末日危机。
而此刻,他们又将乘坐着类似的一班列车,返回地表。
或许有人在竭力思考着,十几年前,乘坐的那趟来到地下避难城市的列车是什么样的印象,
只是时间太久了,这个印象都太模糊了。
秦裕在一众研究员们身上,都几乎看到了类似于‘近乡情怯’的神情,
明明或许都已经经历过许多事情,但此刻哪怕是坐在这里,动作都依旧有些拘束。
或许是在思考,该以怎么样的姿态,去面对时隔十几年,重新回到的故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