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负熵研究院决定继续执行对月的开发建设,除了秦裕这种宏观上的判断,
其实也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因。
秦裕和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员,在这件事情都是做最坏推论的。
即,2801小行星对地面的撞击,的确是受到了未知方力量的干涉。
在这个前提下,
从2801小行星到来的速度,和2801小行星来源方向,可能的攻击来源倒推,
2801小行星作为一种攻击手段的发起时间,
和人类文明在月面开始大规模开发的时间节点是对应不上的。
作为攻击手段的使用,2801小行星被影响的时间应该在那之前。
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不管人类文明对不对月面进行开发建设,都得挨一下。
那人类文明肯定就要继续月面开发计划。
第二个具体的原因就是,
同样假设有未知力量利用2801小行星对于人类文明发起了攻击,
从利用2801小行星撞击这种方式上来倒推,
该未知力量可能比人类文明强。
但大概率比人类文明强得有限,
因为这种攻击方式,并没有超出人类文明的认知。
这种情况,
比起等待命运的抉择,
人类文明更好的选择,肯定是在不知道有没有下一颗同样的小行星撞击来之前,
抓紧继续强大起来。
有秦裕院士的带领,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员们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很有信心的。
……
就在这种决定下,
人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月面建造和开发计划的推进。
和地面城市的建造一样,月面城市的建造和月面的开发也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按照计划,
人类文明优先在月面相关区域,扩大了氦3和其他月面矿产资源的开采规模,
由地面智能工业集群完成制造的,用于月面矿产资源直接加工的智能工业设备,被电推进飞船运送到了月面,
构建起了一些用于月面资源加工的智能工业集群。
而增加了的氦3资源,意味着地面可以建造更多的氦3聚变反应堆并投入运行,
而这些氦3聚变反应堆提供的能源,由能够支撑地面各城市的智能工业区继续扩张工业规模,
反过来,扩张工业规模,能够产出更多月面开发建设需要的智能机械,
同样的,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建造起更多的电推进飞船,
有了足够的氦3,也能够支撑更多的电推进飞船投入地月之间的航线往来,
有了更多的运力,最终也能够进一步加快人类文明对于月面的开发建设。
到这儿,
从地面智能工业集群,到月面的资源开发,实际上就已经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一年,正式开启的月面建造和开发计划,
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月面上的变化,
而是包括地球地面在内,人类文明生产力整体上的膨胀。
而在这个过程中,
负熵研究院,即便是在秦裕参与不太多的一些领域,也有一些不错的研究成果产出。
……
首先,是能动所的成果。
在原本DT03电推进系统上,
一众在人类文明中的顶尖天才研究员们,进一步压榨了DT03电推进系统的潜力。
虽然没有像DT02到DT03这种跨时代的突破,
但也再次很大幅度提高了新型电推进飞船,在大气层内起降的运载能力,
降低了地月之间的运载成本。
由一众天才研究员们实现的电推进系统改进,被暂时称呼为DT03-1电推进系统,
即DT03电推进系统的第一个改型。
此前有材料所和能动所合作的一个项目,后来又有物理所加入的,
无线电力传输。
也在这个时候,拿出了完整的,可大范围推广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地面城市中推广使用。
虽然未必能够大幅度提高人类文明的生产力,但依旧将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
城市中,所有电力装置的运行,彻底摆脱了储能装置的储能极限。
目前的智能汽车能够在城市的道路上持续运行更久时间。
城市中运行的智能空中载具,智能物流机械,智能机器人也都是一样。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陆陆续续已经在人们常用的个人终端,和城市中各类设施中得到广泛使用。
可以预期,可以预见的未来里,
人类文明各城市中,除长距离的电力传输,大部分日常用电场景,都将用上这种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在之外,
这一两年,也还有一个关键的技术突破,
来源于信息去噪所,此刻的信息去噪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也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单纯软件范畴。
这个技术突破,也是在硬件领域。
在原有的人形机器人的硬件领域,再信息去噪研究所再实现了一些革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